“十年磨一劍。人的一生中所做的事情不外乎就是不斷磨著自己這一把劍。十年鑄劍,一日開鋒。鳳凰每五百年燃燒一次自己,再從熊熊和火焰中獲得重生。同樣,人也需要燃燒自己,得到昇華。汲取前面的經驗與教訓,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的這一張地圖,期待下一個十年可以鑄出一把好劍。” ——紀尋
2009年,北大青鳥南京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學生,她就是南京林業大學大二學生紀尋。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紀尋走過了一條和平常人完全不同的道路:身患先天性運動性神經元腓骨肌萎縮症的她,腿和腳因為肌肉萎縮而完全變形,只能依靠腳背行走;手指伸不直,幾乎完全蜷在一起。沒有一雙好手,做不了任何精細的工作,拿不起杯子、扣不了扣子、甚至拔不開筆蓋,寫字也很慢,打字完全依靠手指關節。除此以外她還有腰間盤突出和關節炎,冬天因為身體血液微循環差,爬滿雙腿的凍瘡要到第二年的五月才退下;因為體質不好,經常生病。
殘疾女孩圓夢高考
因為身體狀況的原因,紀尋的求學之路並不平坦。到了上學的年齡,當她想走進校園的時候,卻遭受無數次的拒絕與冷落。上學時,為了不麻煩別人陪她上廁所,紀尋不敢喝水,即便有的時候真的很渴,也不敢多喝,遇上考試或是學校活動,更是從頭一天晚上就開始禁水;想上廁所時也儘量忍著,等回家再上;紀尋吃飯很慢,往往別人都吃完了,她還有一大盒,為了不麻煩同學幫她扔飯盒而多跑一趟,紀尋往往都是在還沒吃完的時候就請別人幫忙把飯盒帶下去,同學們往往會説:“你這麼瘦,還不多吃一點,沒關係,我們會等你的。”可她不想麻煩別人等,每次都拒絕了;出去活動,能自己走的都是自己走……紀尋以超人的毅力,克服著學習當中的不便,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2007年,紀尋參加了高考。涂寫答題卡時,由於行動不便,75題的涂寫她就用了25分鐘,而正常學生只要三五分鐘。這嚴重影響了紀尋的成績,最終她以599的分數考入了南京林業大學。也是在那一年,紀尋獲得了政府獎學金和助學金,並得到了南京市市長的接見。在發言中她説:“生命在於戰鬥。我要做一個戰士,不停地戰鬥下去。我要站得更遠,飛得更高。”
充電,接受新的挑戰
在大學裏,紀尋的表現依然出色,先後獲得了“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金鷹特殊教育”獎學金、學校“特殊人才”獎、年度“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獎學金等等。很快,一個新的機會和挑戰出現在她面前。
2009年,南京市政府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合作了“長江新里程高科技人才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資助符合要求的殘疾人朋友學習IT知識以增強就業能力。作為南京市殘疾學生的代表,紀尋被列入了這個計劃“高端人才培訓”的名單,可以參加IT培訓,但是具體到聯絡報名等各個環節,還是要紀尋自己來完成。
當初,決定參加這個項目的時候,紀尋的心裏充滿了矛盾,擔心行動不便,增加額外的負擔。可身為一個殘疾人,她更加明白自強、自立的重要性。當今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作為大學生也要不斷充實自己,接受新的挑戰。而且現在的就業形勢也要求學習新的知識,建設自身,提高能力,以應對市場對複合型人才的需要。
帶著這樣的信念,紀尋在網上搜索找到了很多培訓機構,網絡諮詢之後,很多培訓機構都給她打來了電話,詳細詢問她的情況。但是在了解紀尋的特殊情況後,只有北大青鳥敞開了熱情洋溢的雙臂,願意接納她來中心學習。北大青鳥的老師還給了紀尋許多有用的建議和鼓勵,向她承諾可以安安心心來青鳥學習。
課前課後,北大青鳥的同學們都會主動幫助、接送紀尋。北大青鳥中心的老師還主動幫助她解決了停車問題,讓紀尋可以更方便地來上學。這些都讓紀尋非常感動。除此之外,北大青鳥和高中、大學的傳統授課方式有所不同,每天理論課與上機課的時間基本持平,有大量的上機課內容。這對紀尋的鍵盤操作能力又是一個新的挑戰。儘管面臨著這些難題,紀尋仍然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她説,“在這裡,不僅學習到了最先進的IT知識,還感受到青鳥全方面人性化的關懷,認識了很多熱心的同學和老師。我非常慶倖有這個機會來學習。”
自強感恩:“青銅小強可以爆發出比黃金聖鬥士更強大的小宇宙”
儘管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被疾病禁錮,但在接觸中還是不難感受到紀尋身上的樂觀和堅強:“肌肉萎縮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將伴我終身。從小時候面對它時的無知、疑惑、羞恥與恐懼,到現在的從容、淡定、樂觀與勇敢,我經歷了一段漫長而艱難的路程。我認為“自強”並不是一開始就很“強”,而是在面對生命的痛苦與沉重,生活的苦難與不堪,在挫折與徬徨中不斷成長變強,並且最終戰勝自己、戰勝磨難,走向人生的彩虹。”
在業餘時間裏,紀尋還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出版社做翻譯和校訂。先後參與校訂了6大本超過兩百萬字的教育學專著或論文,而由她翻譯前言和封底的書籍最近已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紀尋還經常在課餘時間向網站投稿,賺取稿費。
高考結束時,紀尋給溫總理寫信,建議給殘疾人更多的權利,讓我們的社會更加人性化。為此央視的記者特地來採訪紀尋,她又對著鏡頭表達了這一意願。在以後的每一次採訪中,她都要説一遍同樣的話。紀尋説,“我知道我今天所站的高度是社會給予的,我也希望用我小小的力量喚起社會對殘疾人更多的愛。而我今後的目標也是儘自己所能為中國的殘疾人爭取更多的權利。”
回想走過的歷程,紀尋充滿感激之情,她希望在未來能為社會做得更多:“在二十年的生命裏,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我從大家那裏得到了許多幫助,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的,這讓我感激不已。我希望我能夠學會感恩,反哺社會,用自己的參與使她變得更美好。”
相關鏈結:
責編:尹薇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