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已退役的NBA球員喬治 穆雷桑(左一)正在指導上海的中學生們訓練
(本報記者/趙全敏):9月5日至15日,美國NBA華盛頓奇才隊在30年後重溫訪華之旅。與當年那次“破冰之旅”相比,這次訪問同樣引起輿論的頗多關注,不僅是因為球隊裏包含了新舊兩代巨星,更因為球隊續寫了中美籃球外交的重要意義。
30年後再次訪問中國
華盛頓奇才隊的前身是華盛頓子彈隊。30年前,在中美建交後不久,曾奪得美國籃球聯賽總冠軍的子彈隊應鄧小平之邀訪問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支訪華的NBA球隊。子彈隊的這次中國之行成為中美關係正常化的見證,被外界稱為“破冰之旅”。如今,為了紀念那段難忘的歷史,奇才隊再次組團訪問中國。
9月5日,奇才隊的CEO彼得 波林帶領著他的17名隊員首先抵達上海。其中既包括現役前鋒卡隆 巴特勒等人,還有30年前訪華的NBA50大巨星之一、傳奇中鋒韋斯 昂塞爾德,以及NBA最高的球員、身高2.31米的喬治 穆雷桑等球星。
在為期10天的行程中,奇才隊將輾轉北京、廣東等地,並探訪去年汶川地震的重災區四川映秀鎮,與災區的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此外,奇才隊還會訪問很多學校,指導青少年訓練,並與中國籃球聯賽冠軍廣東宏遠隊舉行一場友誼賽。
一直以來,奇才隊對於自身在中美關係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深感驕傲。其總裁波林説:“我非常自豪,我們是第一支訪問中國的NBA球隊。再次訪問中國是對30年前那次歷史性訪問的最好紀念。”有人説,1979年美國NBA籃球隊訪華時,兩國剛建交不久,還找不到太多的共同語言,兩國人民可以坐到一起暢談的也只有體育,因此籃球成了中美兩國民間交流的最佳途徑。對於此次奇才隊重返中國,美國《僑報》評論説,有關人士希望借“籃球外交”促進中美兩國的民間友好往來。
實際上,奇才隊此次訪華也正在做著這樣的事情。訪華隊伍中的明星大腕無論走到哪,都吸引著媒體的目光。9月8日,奇才隊抵達北京,在記者會上與中國媒體展開了交流。巴特勒在中國之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我願意把中美的友誼繼續傳遞下去,就像我的前輩昂塞爾德一樣。”
奧巴馬送中國領導人籃球
與30年前相比,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NBA感興趣,而NBA也十分注重在中國的市場開發。可以説,籃球交流在中美外交中起著越來越微妙的作用。由一開始見證中美建交,到現在的促進雙邊政治、經濟往來,其角色越發突出。
就在一個多月前,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見中方特別代表時,向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贈送了一個由他親筆簽名的籃球。當時,不少評論都注意到這一舉動,並分析説,這只籃球是一份大禮和一份信心,也是一個標誌,即中美乒乓外交已經升級為籃球外交。因為籃球比賽參與的隊員更多,層面更高,比賽更激烈,規則更複雜,全世界都在為之搖旗吶喊。從小球到大球,是中美關係越來越緊密的重要標誌。所以,奧巴馬説:“我是一個籃球迷,我想借用中國籃球明星姚明的一句話説,無論是新成員也好,還是舊成員也好,都需要時間磨合。”
從這句話更可以看出,籃球還是一個暗喻:中美之間是競賽的對手,而不是對抗的敵人。既然是比賽,雙方都要遵守比賽規則,都要維護比賽秩序。同時,也必須清楚,在激烈的比賽中,難免會有碰撞、摩擦,但這都不能動搖共同完成比賽的大局。
小球外交邁向大球外交
眾所週知,中美兩國乒乓球隊的友好往來,曾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35年前,在1971年4月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乒乓球賽期間,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向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表示,比賽結束後,希望到中國訪問。隨後,毛澤東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
有評論説,“乒乓外交”的經驗告訴我們:人民之間的友誼能夠改變世界、創造歷史。中國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而且他們更懂得在新的歷史時期,在“乒乓外交”的基礎上搞好“籃球外交”。
姚明到美國NBA球隊比賽,不但使中國球迷更加關注美國籃球和美國社會,也使得美國人更加關注中國人和中國社會。NBA主席大衛 斯特恩就曾説:“姚明確實拉近了美中兩國之間的距離。我們通過姚明更多地了解中國。”英國《衛報》還曾刊登題為《姚明帶來了文化革命》的文章稱,這是自30年前“乒乓外交”以來中美關係中沒有見到過的一種新的交往形式。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陪同美國總統布什和他的父親老布什到場觀戰。就如同美國“夢八”隊球員詹姆斯所説:“這很可能是歷史上觀看人數最多的比賽。”當姚明和NBA明星同場競技,一場普通的奧運籃球小組賽吸引了國際媒體異乎尋常的關注,並從中琢磨出了不少“政治氣息”。這場籃球賽被人們賦予了改善世界上兩大國之間關係的深刻含義,幾乎每家媒體都會提及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説,“如今,是籃球將中美這兩個地球上的超級大國一起拉到球場上”。
如今,奇才隊再次訪華,而在兩個月後,美國總統奧巴馬將首次訪華。籃球似乎走在奧巴馬之前,將中美感情熱絡了起來。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