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西部經濟:打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CCTV.com  2009年09月17日 13:4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東部地區增長5.9%,中部地區增長6.8%,西部地區增長13.2%。城鎮固定資産投資方面,東部地區增長26.7%,中部地區增長38.1%,西部地區增長42.1%。

    全球金融危機洪峰過後,“西高東低”經濟發展態勢的形成引人注目。

    而從縱向比較,西部GDP增速差距在逐步縮小。1999年至2008年,中部地區GDP平均增長11.2%,西部地區增長11.4%,東北3省增長11.2%,東部地區增長12.3%。

    如同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角色一樣,佔國土面積71%的西部地區正在成為中國經濟止跌回穩的先鋒模塊。西部地區經濟正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併為全國經濟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空間。

    西部經濟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重視西部地區發展。

    國家在“一五”“二五”以及“三線”建設時期,在西部地區佈局和建設了一批重點項目,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世紀之交,黨中央審時度勢,統攬全局,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西部60年不斷推進黨的歷代領導集體戰略構想,集聚成累積效應: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生産總值(各省區市加總數)從16655億元增加到58257億元,年均增長達到11.7%,超過全國同期經濟增長水平;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由4624元增加到1.6萬元,從相當於全國各地區加總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由6111億元增加到35839億元,佔全國各地區加總的比重提高了約2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由1127億元增加到5159億元,佔全國各地區加總的比重提高了約0.4個百分點。

    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國家陸續開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防沙、治沙及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等一系列綜合配套治理工程,使西部脆弱的生態環境大為改觀,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更為穩固。

    這些工程效益從退耕還林工程得見一斑。1999-2008年,全國累計實施退耕還林任務4.03億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37億畝,封山育林0.27億畝。工程範圍涉及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3200萬農戶、1.24億農民。根據現有政策,中央共將投入4337億元。

    退耕還林工程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投資最大、政策性最強、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重大生態工程,是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創舉。

    退耕還林工程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工程造林佔同期全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造林總面積的52%,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佔國土面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3個多百分點。

    退耕還林減少了水土流失。據四川省定位監測,10年累計減少土壤侵蝕3.2億噸、涵養水源288億噸,減少土壤有機質損失量0.36億噸、氮磷鉀損失量0.21億噸,境內長江一級支流的年輸沙量大幅度下降,年均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34.5億元。據長江水文局監測,年均進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由2003年以前的1.67億噸減少到現在的0.383億噸,減少77%。

    減輕了風沙危害,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實現沙化逆轉。我國沙化土地由上世紀末每年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每年減少1283平方公里。

    工程造林增加了1.39億畝林業用地面積,使全國林業用地面積擴大了3.2%;增加了4.03億畝有林地面積,使全國有林地面積增長15.4%。據測算,退耕還林工程造林將增加森林蓄積量約15億立方米,使全國森林總蓄積量增長10%以上。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