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共勉力制度反腐 不僅倚賴幾把“利斧”

 

CCTV.com  2009年09月14日 02: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三日電 題:中共勉力制度反腐 不僅倚賴幾把“利斧”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即將召開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被期待在制度反腐上推出新意與新舉,使事關中國發展成敗的反腐敗,能在制度面上日趨縝密,環環相扣。

  二十九年前的八月,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發表了著名講話《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提及幹部中的腐化弊端,鄧小平説這些固然與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這篇講話後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成為指導中共領導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鄧小平用“制度好可以防止壞人做壞事、制度不好甚至好人也可能做壞事”的通俗説法,在黨內發出了制度反腐的先聲。此後,一條迥異於以往的反腐新路,在致力於強健執政黨肌體、提高執政黨威信的中國共産黨面前徐徐鋪開,到今時仍在不斷延展。

  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共反腐多靠三把“利斧”:開展整風改造官員思想和工作作風,發動民眾檢舉批鬥貪腐幹部,重刑嚴懲腐敗分子。這些透著濃厚人治色彩的舉措確在遏制官員腐敗方面發揮了作用,但也産生了不容忽視的副作用,比如造成單位內部人際關係極為緊張,法制遭受破壞,乃至踐踏了一些幹部的基本人權。

  制度反腐的提出,把反腐戰略的著眼點從人治移向了法治,而且“制度”這一概念意味著,國家反腐戰略絕不僅僅是倚賴一把或幾把“利斧”,而是要形成相互支持、成龍配套的規則集或制度集,最終用各種機制、法制、管理制度,縝密編織一張讓人不能、不敢、不想、也不必腐敗的“反腐天網”。

  預防、懲治、監督、激勵、教育等諸多反腐環節相輔相連,從中共多年反腐實踐中可以看出,圍繞上述反腐節點展開的制度建設在層層推進。

  以預防腐敗為例,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反腐要堅持標本兼治、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等論斷相繼在中共黨內提出,一九九七年中共十五大後,依循“防病勝於治病”的反腐思路,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具體對策,其時行業和系統“防腐”首當其衝。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九九八年七月,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鄭重宣佈,軍隊、武警部隊及地方各政法部門今後一律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當年年底,中國所有軍隊、武警部隊均與所辦的經營性企業脫鉤,至此中國軍隊徹底駛離商海,中共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推進力度大為強化。

  二00四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納入反腐戰略方針;二00七年九月,醞釀多時的中國預防腐敗局掛牌成立。設立預防腐敗的專門機構,既是中國簽署《聯合國反腐公約》後所應履行的義務,更是中共構建預防腐敗體系做出的重大部署,與先前推出的行業系統預防對策相比,預防腐敗局的成立使得中國“防腐”制度建設更進一步。

  中共勉力制度反腐另一重點是依靠制度建設,努力集結黨內黨外、朝野廟堂多方力量,最終在全社會形成劍指反腐的強大合力。在拋棄“運動式”反腐後,如何通過適當形式調動民眾參與反腐依然刻不容緩。在制度反腐的大背景下,中共逐漸將民眾參與反腐納入民主、法治等制度化軌道,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制度探索。

  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年間,旨在為民眾檢舉揭發貪腐官員提供便利的信訪、舉報、申訴制度相繼貫徹實施,不過由於現實環境飛速變化,這些制度陸續顯現出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現時均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就在八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法委推出改進信訪工作最新舉措,決定對進京上訪大省派出接訪組或巡迴接訪組,以便就地就近受理督辦依照信訪條例和司法程序、可能到中央政法機關上訪的問題。

  此外,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蓬勃興起,以網民為代表的新型社會監督力量日益活躍,屢番在反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僅在二00八年,就有南京“天價煙”局長周久耕、深圳涉嫌“猥褻女童”局長林嘉祥等人被網民率先曝光,最終被紀檢部門予以查處。然而儘管網絡監督氣勢非凡,但與制度反腐之間還缺乏銜接,相信這在未來會成為中共制度反腐著力解決的一大問題。(完)

  相關鏈結:

責編:石光輝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