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汶川抗震英雄群體國慶受閱 為預備役方隊訓練標兵

 

CCTV.com  2009年09月11日 15:1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晚報   
專題:新中國成立60週年新聞24小時播不停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汶川大地震救災英雄在預備役方隊給北京人“長臉”

  預備役方隊,由北京某預備役高炮師組建。在這支方隊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曾參加汶川大地震搶險救災,均有突出表現;他們是本市人,均來自密雲縣。來到受閱訓練場,他們刻苦訓練、無私奉獻,時時處處展示咱北京人的良好形象,被方隊樹為“訓練標兵”。他們是:吳曉磊、趙興宇、王騰宇、張輝、劉學、劉曉龍、郭唐唐。

  吳曉磊

  “戰袍”剛脫又披“征衣”

  吳曉磊,家在密雲縣穆家峪鎮後栗園村,在過去的兩年,他在武警四川總隊德陽消防支隊服役,兩次榮立三等功,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

  第一次榮立三等功,是2007年8月9日。他與戰友在四川綿竹射水河抗洪搶險,一次勇救7名被洪水圍困的群眾,先進事跡在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生活”欄目播出。

  第二次榮立三等功,是在去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生當天,小吳隨中隊赴什邡重災區,一去就是1個月。那30天,他們5人小組從殘垣斷壁中救出27名生還者。

  去年12月,小吳退伍返鄉沒幾天,聽到選拔國慶首都閱兵隊員的消息,立即到鎮武裝部報名。“你當兵兩年,奶奶一眼沒見著。退伍回來被窩還沒焐熱,又要走。這回説啥也不行。”76歲的奶奶聽説孫子剛回家又要走,心裏不高興了。小吳和他的父母為此勸了奶奶好幾天,才讓老人家松了口。

  進駐閱兵村後,他很快融入這個光榮的集體,從基礎訓練到方隊合練,一直鉚在訓練場。

  趙興宇

  優異成績告慰父親

  別看趙興宇當兵兩年只獲一次嘉獎,他在受閱訓練場的表現卻令人刮目相看。

  小趙來自密雲縣鼓樓街道,曾在武警四川總隊成都市消防11中隊服役。去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和中隊戰友在彭州、郫縣重災區救災。他們的任務是為災區人民送水。每天早晨4時出發,晚上8時歸來。送水的目的地都是蜿蜒崎嶇、坑洼不平的山路,一天要顛簸往返8趟,1個多月時間從沒有間斷。

  去年12月,小趙退伍返鄉。得知縣人武部正在選拔國慶閱兵隊員,便自告奮勇報了名。

  7月30日,方隊參加大合練。小趙信心百倍走上檢閱場,圓滿完成任務。回到隊裏,他急忙撥通母親的電話。此時方隊領導才知道,這一天是他爸的週年忌日。父親病逝時,他正在災區抗震救災,母親沒有告訴家中的噩耗。為了能給父親掃墓,他準備請假回家,不湊巧趕上合練,便偷偷把秘密藏在心底。

  電話裏,母親表現得非常堅強。“放心吧,家裏有老娘!”小趙暗自下定決心:一定以一流的訓練動作走過天安門,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劉曉龍

  三當標兵“火線”入黨

  劉曉龍,是密雲縣馮家峪鎮石孔峪村村民,去年12月,從武警四川總隊樂山市五通橋消防中隊退伍。兩年軍旅生活,他參加搶險救援300多次,經常出入危險現場,次次順利完成任務。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期間,他在綿竹市漢旺鎮執行救災任務。這裡是全國有名的重災區。20多天時間,他與戰友們每人背負65公斤的礦泉水、乾糧,入村為災民送水。那時,地震將通往村莊的路震斷了。他們只能翻山越嶺把生活物資送到災民手中。3天兩趟,每次要走50多公里。大家毫無怨言,心急如焚幫助災民解決生活困難問題。

  今年參加國慶首都閱兵,小劉鉚足了勁,訓練一天比一天用功,3次被方隊評為“訓練標兵”。排面有一位隊友訓練動作總是當“尾巴”,他主動當起輔導員,利用業餘時間,幫助隊友提高訓練成績。短短1個星期,這名隊友趕上訓練進度,從“配角”變成了“主角”。教導員張英傑説,進入閱兵村以來,小劉先後幫助4名隊員摘掉了落後的“帽子”。

  小劉的優異表現,贏得領導和隊友的尊重。7月1日,他光榮加入黨組織,成為7名“抗震救災英雄”群體第一人。

  祁永清 司儆 張琦 劉桂利記者 丁肇文

相關新聞:

國慶60週年閱兵方陣中有三支“娘子軍”[組圖]

二炮老將軍探訪閱兵村:戰略導彈精度越來越準

閱兵村首次對外媒開放[組圖]

閱兵村殲擊機女飛行員:穿不著漂亮衣服是種折磨

"史上最長"黃金周預熱 "國慶北京閱兵遊"受追捧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