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典中國輝煌60年]建設綠色中國 奏響和諧樂章

 

CCTV.com  2009年09月11日 08: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製圖:宋 嵩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確立了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一次次重大的轉變。

  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減緩了環境污染加重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部分地區和城市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一個有13億人口、面臨嚴重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發展中大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的巨大努力,舉世矚目。

  高度重視生態建設

  環境保護成為國策

  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生態環境問題,保持著清醒的認識,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森林問題極為重視。1955年,毛澤東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的號召。1958年,他又進一步指出:“要看到林業、造林,這是我們將來的根本問題之一。”

  在鄧小平的倡導下,1981年,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出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每到春季,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參加義務植樹,從未間斷。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以重大生態工程推進生態治理的綠色行動。

  1978年,中共中央批准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環境保護工作彙報要點》指出:“消除污染,保護環境,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絕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彎路。”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以黨中央名義對環境保護作出的重要指示。

  1983年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成為中國環保事業的一個轉捩點。環境保護被確定為基本國策,奠定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確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誰污染誰治理”的環境政策。

  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對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更為重視。黨的十六大把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

  200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寫入黨代會的政治報告,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寫入黨章,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首次明確下來,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國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

  環保力度逐步加強

  污染防治成效明顯

  預計“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有望提前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可以如期實現

  1982年在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設立環境保護局,1988年成立國務院直屬的國家環境保護局,1998年升格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8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中國國家環保行政機構的設置,經歷了四次跨越。

  環保機構的變化與升格,是中國政府以及全社會對環境保護認識不斷深化、環保力度逐步加強的一個縮影。

  自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頒佈施行以來,中國已制定10部環境保護法律,15部自然資源法律。環境保護由抓末端治理向抓源頭和全過程控制延伸,由抓點源治理向抓流域區域綜合治理拓展,由注重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向統籌城鄉環境保護髮展,由注重行業企業的環境管理向推動形成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社會制度、體系轉變。

  據環境保護部統計,1992年到2007年間,中國經濟總量擴大了3.3倍,但工業廢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僅增長5%和62%,化學需氧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分別降低了31%和54%。

  在“十一五”規劃中,我國確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的約束性指標。2007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實現雙下降,污染減排第一次出現“拐點”。2008年,全國污染減排首次實現任務完成進度趕上時間進度,為全面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當國際金融危機襲來,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巨大困難時,中國不僅把環境保護作為發展問題,也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妥善處理促減排與保增長的關係。據環境保護部初步核查,2009年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約2%和5%,預計“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有望提前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可以如期實現。

  六大工程加快實施

  綠化面積持續擴大

  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國土綠化事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毛烏素沙漠邊緣的陜西省定邊縣海子梁鄉,曾經風沙肆虐。我國第一個“治沙英雄”石光銀從小生長在這裡,“從1970年到1980年,我們家就被迫搬了8次。不制服風沙,我們將無家可歸!” 在國家政策和持續投入等支持下,定邊縣涌現了一大批治沙造林大戶。到2007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7.8%,是這個縣上世紀50年代初森林覆蓋率的9倍。

  自2002年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在中國施行以來,我國逐步在總體上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全國沙化面積由上世紀末的年均擴展3430多平方公里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約1280平方公里。

  進入新世紀後,我國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國土綠化事業,加強森林建設和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開創了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的生態建設新局面。

  正在全國推進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使廣大農民造林育林護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據國家林業局統計,目前,全國已完成確權到戶改革的林地面積達12.7億畝,佔集體林地總面積的一半。

  悅人綠色,在中華大地持續鋪展——中國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雙增長”,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目前,人工林保存面積佔世界人工林總面積近1/3,居世界首位。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的全球森林評估報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資源繼續減少的情況下,亞太地區森林面積出現了凈增長,其中中國森林資源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區的森林高採伐率;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綠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到2008年底,全國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538個,佔國土面積的15.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傳統模式亟須改變

  保護生態任重道遠

  要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産生活

  近年來,社會各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參與熱情高漲,這為中國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公眾踴躍參與節能減排等環保行動,支持“限塑令”、帶環保袋上街購物,夏天把空調溫度調高,爭當環保志願者……

  環保民間組織從無到有、發展壯大。據中華環保聯合會統計,2008年民間環保組織總數已經超過3500家,從業人數達到30萬;綠色發展成為很多地區、企業的自覺選擇,生態市、森林城市、環境優美鄉鎮、環境友好企業等不斷涌現。

  在看到成就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經濟增長依賴資源環境消耗的傳統發展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已經集中出現,保護生態環境依然任重道遠。

  “期待有一天,我的子孫一如我的童年,在家鄉清澈的小河中歡快地嬉戲,青山綠水裝點著他們的夢境,金色的田野鋪滿著他們的希望。”這是“環保老兵”曲格平的綠色夢想。

  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産生活——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

  我們相信,13億人在科學發展觀引領下奮力前行,“綠色中國”的目標一定會成為現實,中國一定會奏出更為激揚動人的和諧樂章!

  【背景】

  1972年6月,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世界首次人類環境會議。代表團根據會議材料,對照中國情況,發現中國的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還有生態破壞,都已經達到比較嚴重的程度。

  據參加代表團籌備和會議全過程的曲格平回憶,聽取彙報後,周恩來總理指示,立即開一次全國性的會議,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1973年8月,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環境保護會議。“在‘文化大革命’那樣混亂的條件下,環境保護這項工作還是開展起來了。”

  林權改革

  村民做主

  顧仲陽 劉小虎

  我叫李光華,是江西省銅鼓縣排埠鎮永豐村前村主任,今年剛退休。我們村是九分山、半分田,特別適合發展林業。

  1953年,我們這裡搞土改,山林實現了個人經營。

  1958年,村裏搞了人民公社化,山林變成了集體所有。

  1982年,我們這裡搞了林業“三定”,劃定自留山、責任山,落實林業生産責任制。那時還沒有森林法, “三定”後亂砍濫伐的現象很多,生態遭到破壞,我們深受其害。

  2004年,我們作為全省的試點,開始了林權改革。這次林權改革是由村民做主,分山方案實行“四簽制”——會議通知戶主簽收,參加會議戶主簽到,票決時簽實名,通過的方案每頁簽字。沒想到“四簽制”還成了全省學習的經驗。

  林改後,村民們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全村造林面積達680多畝,房前屋後植樹1萬多株,還發展小果園、小茶園、小竹園、小藥園137個,村民人均增收650元。現在我們村裏在搞生態村和新農村建設,用上了清潔能源,很多農民還辦起了農家樂,林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河長”上崗

  水質變樣

  吳晴晴 陳景秋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2007年太湖藍藻暴發後,太湖沿岸各地痛定思痛,下大力氣治污。無錫市實行黨政領導包河治理的“河長制”,崇安區廣益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全寶擔任唐周巷的“河長”,見證了河水的變化——

  2008年以前,唐周巷是一條幾乎不流動的“斷頭”。近1公里長的狹窄河道,承載著農業和生活污水排放的雙重壓力,水質黑臭由來已久。這一地區地勢較低,沒有暢通的泄洪渠道,每年一到汛期就會發大水。

  為了讓水“活”起來,我們在唐周巷南北各造了一座橋,打通了兩條河。我們還組織人員對河道實施了清淤,重建駁岸,並對沿岸進行綠化,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唐周巷幾乎沒再發過大水,即使在今年連番暴雨的天氣下,河水也沒有漫過堤岸。

  現在,唐周巷變成了小區內的一條景觀河,河裏有了小魚,還吸引來垂釣愛好者。物管負責河道兩邊環境和綠化管理,環衛部門負責打撈河面雜物,水利部門則定期開動泵站調水。

  傍晚時分,來河邊散步的居民不禁感嘆,“很多高檔住宅小區費盡心思挖景觀河,我們這裡就有現成的”。聽了這些話,我感到很欣慰很自豪。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