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尹蔚民
【提要】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城鄉就業規模不斷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穩步提高,人才數量不斷增長。
擴大就業,讓億萬百姓有“飯碗”
“就業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萬戶,是件天大的事。”談起就業,尹蔚民很動感情。他表示,作為世界上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國家,我國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面臨著十幾億人要吃飯和數以億計的勞動力要工作的巨大挑戰。“可喜的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城鄉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億萬百姓有了賴以謀生的‘飯碗’,進而改善生活,實現更大的發展。”
尹蔚民説,60年間我國曾經歷三次嚴峻的失業挑戰,每一次都沉著應對,破解了難題。“新中國成立初期,舊社會遺留下來400萬失業人員,需要解決就業問題。”在那一階段,國家果斷實施“統包統配”的勞動就業制度,有力地推動了就業工作,對當時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二次是在“文革”結束後,1000多萬上山下鄉人員陸續返城,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實行“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方針”,擴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就業渠道,廣開就業門路。“1979年到1983年,我國累計安置城鎮就業3916萬人,不僅緩解了上山下鄉返城人員就業問題,而且打破了主要依靠國有企業就業的傳統模式,使就業形式和就業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
第三次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問題凸顯。“兩個確保”——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到2001年,全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累計2550萬人,絕大多數先後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按時領取基本生活費,成功地實現了企業富餘人員分流的“軟著陸”。
在一次次應對挑戰的過程中,我國城鄉就業規模也不斷擴大。全部就業人員由1952年的2.07億增加到2008年的7.75億,增長了3.74倍,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年均增加1200多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穩定在較低水平,在勞動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國內外經濟起伏變化複雜的情況下,成功保持了就業局勢的基本穩定。
尹蔚民表示,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我國面臨更加複雜而艱巨的就業任務。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進一步加劇,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三個群體的就業問題更加突出。不過,對保持就業形勢平穩,他充滿了信心。“黨中央、國務院把解決就業問題作為重大的民生問題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了統籌安排和部署。相信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我們一定能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確保就業穩定。”
健全社會保障,為百姓織就“安全網”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即將啟動。前不久,尹蔚民到先期試點的陜西寶雞農村調研,一位剛領到養老金的農民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問他,養老金準備怎麼花。他回答,過去只舍得吃辣子面,現在能吃臊子面;還要給孫子買書,孫子開心了,全家人都高興。你看,社會保障的作用,絕不僅僅是每月幾百元錢那麼單純。”
尹蔚民説,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誌。我國的社會保障歷史正是以新中國的建立為起點,從無到有、從城鎮到農村、從職業人群到城鄉居民,一步步推開並不斷改革完善的。
60年來,社會保障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2008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2.19億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達到3.18億人,8.15億農民參加了新農合,1000多萬被徵地農民納入基本保障制度,6600多萬居民享受城鄉低保。
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國家連續5年統一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由2000年的月人均544元提高到2009年調整後的1200元;新農合的籌資水平經過兩次調整,從年人均30元提高到100元,大病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從最初的20%多提高到去年的38%;國家還多次提高了低保標準和失業、工傷保險待遇標準,使廣大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社會保障的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經過幾十年探索,形成了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住房保障和社會慈善事業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制度運行總體平穩。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普遍實施,實現了從單位福利向統籌互濟的社會保險的轉變。
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城鎮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全部實現了由銀行代發,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待遇也相繼改變了由單位報銷的方式,改為由社保機構與相關服務機構直接結算或通過銀行支付;73%的企業退休人員納入街道社區管理服務。“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發揮了經濟運行的‘減震器’、社會穩定的‘安全網’和收入分配的‘調節器’的作用”。尹蔚民這樣評價。
建設人才隊伍,讓“第一資源”迸發無窮活力
回顧新中國成立60年來人才工作的改革發展歷程,尹蔚民特別提到四個重要的關節點。
其一是新中國剛成立時,百業待興,黨中央對舊有的200多萬知識分子安排了適當的工作和職位,海外赤子紛紛回國投身建設。新中國成立初期到1957年,共有2500多名留學生回國工作。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新中國成立初期回國的就有21位。1964年原子彈爆炸,1967年氫彈爆炸,1970年“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成功,這一項項舉世聞名的科研成果背後,都躍動著大批專業技術人才的身影。
其二是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廣大知識分子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那時尹蔚民剛參加工作,“我還記得當時《人民文學》刊登了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的事跡成了青年人的偶像,激發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解放思想,打破束縛,人才工作在改革開放中恢復發展。
其三是1993年第一次全國人才技術交流大會在北京舉行,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人們開始認識到人才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生産要素,人才工作進入一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穩步推進的新階段。
其四是2003年12月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各類人才隊伍迅猛發展,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60年來,我國人才數量不斷增長,到2007年底各類人才總量達到1.4億人,其中黨政人才625萬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232萬人,專業技術人才4520萬人,技能人才5986萬人,農村實用人才793萬人,同時涌現一批袁隆平這樣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和許振超這樣的高技能人才。三峽工程、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在經濟社會建設的主戰場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迸發出無窮活力。
“國以才立,政以才興,業以才治。人才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多年從事人才建設工作,尹蔚民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將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和科學發展的第一要素,不斷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新局面,使我國儘早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才資源強國的轉變。
責編:王玉西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