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西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充分見證民族團結

 

CCTV.com  2009年08月27日 13: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國際在線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盛玉紅、卓巧藍):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苗等12個世居民族,以及其他44個少數民族。在這裡,我們既可以看到壯族的原生態歌舞,也能聽到京族美妙的獨弦琴聲,少數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保護,見證了廣西這個多民族聚居地的民族和諧與團結。

  這是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寶圩鄉板價屯的“短衣壯”迎接客人時所唱的一首熱情洋溢的敬酒歌。板價屯是廣西大新縣民俗風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個村屯,作為壯族的一個分支,板價人的穿著打扮和風俗與周邊壯族聚居的村屯有很大不同。板價女子喜穿短衣長裙,因而被稱為“短衣壯”,他們保留了許多壯族古老部落的習俗,比如做五色糯米飯、打糍粑、紡紗織布等,另外板價“短衣壯”的民族歌舞也別具一格,像迎賓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謠等民族文化,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68歲的農廷興是板價屯短衣壯俗風情表演隊隊長。在他的組織下,板價屯的短衣壯文化近年來走出深山,逐漸為海內外所知。農廷興説,在保護和推廣“短衣壯”文化方面,他得到了政府的幫助:“政府對民族工作非常關心,我得到支持最大的是崇左市民委和大新縣民族局,他們經常在經費上幫助我們,組織我們去南寧推介演出,還組織我們參加比賽、獲獎、評先進等。去年我得了‘三喜’,一是我個人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工作者,二是我這個表演隊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村屯文藝隊,三是我們一家被評為自治區文化小康示範戶。在這些幫助下,世界各國朋友都來了,我們是廣交朋友。”

  廣西崇左市常務副市長蔣連生介紹説,崇左市的壯族人口占到總人口的88.5%,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挖掘,與三個因素是分不開的。他説:“第一個就是中央的民族政策在這裡落實比較到位,比如中央對民族地區的補貼、補助非常到位;第二個就是我們地方政府非常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習慣,這樣的話有助於融合成一個大家庭;第三個方面就是這幾年我們國家和越南等東盟國家關係和諧發展,為邊疆地區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中,當地民眾強烈的民族文化保護意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廣西東興市的京族三島上,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獨弦琴的傳承人蘇春發一直致力於傳承和發展京族這一最古老、最珍貴的藝術。

  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竹制樂器,是京族的文化標誌。其特點是用粗大的竹子作管,配以一根弦,利用獨特的演奏手法在一根弦上同時奏出兩個音,音色柔和優美,表現力極為豐富,適合表現各種悠長抒情的旋律,既是優美的獨奏樂器,也是出色的伴奏樂器,還可參加重奏或合奏。

  作為獨弦琴藝術傳承人,蘇春發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自費舉辦獨弦琴培訓班,堅持培養獨弦琴傳人。截至目前,已經培養出了200多名學生,最小的只有五歲,最大的則超過80高齡。他説,這些學生當中不僅有京族,也有漢族、壯族等其他民族,各民族因共同的音樂愛好走到了一起,成為一家人:“我的學生中有苗族的,有瑤族的,還有其他許多民族的,我都記不清了,反正他們個個都喜歡獨弦琴;我不管是哪個民族的人來學,我都教他,都鼓勵他把獨弦琴學好。”

  確實,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歷史與發展的記錄,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保護少數民族文化藝術。意大利記者趙生德先生表示,他在廣西採訪時,發現當地少數民族仍然保持著本民族的傳統習俗。“廣西是中國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省份之一,在這裡生活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在採訪之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少數民族的人們在鄉村的日常生活,他們是快樂的,因為他們尊重自己民族的傳統,並不會因為社會科技的發展而改變自身的習俗。”

  而在廣西崇左市常務副市長蔣連生看來,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是促進民族團結和民族和諧的靈魂,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得到充分保護,就是民族團結的最好見證。他説:“因為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在生産和生活中留下的無形財富,要想民族團結,其他民族必須尊重某個少數民族的文化;而要尊重他們的文化,必須通過保護、傳承、認識他的文化來實現,所以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是促進民族團結的靈魂。”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