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萬千民生為本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串“大腳印”演繹的視覺經典至今讓人記憶猶新:29個雄渾而壯美的“焰火腳印”,以精確的步伐,從永定門、
前門、天安門、故宮、鼓樓這條北京的中軸線一路走向“鳥巢”,穿越了中國古老的時空,向世界展示了千年古都北京燦爛的歷史光輝與現代文化。
而走進皇城邊的北京市規劃展覽館,翻看1949年以來的五版城市規劃圖,從二環到六環,北京的變遷、功能的明確更是一目了然。透過首都這個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偉大成就:
60年,中國城鄉煥發新的榮光;60年,中國人生活的家園更加美好;60年,這片土地上的人更揚眉吐氣、神采奕奕……
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城鄉“硬實力”
當看到深圳市鱗次櫛比的高樓、車水馬龍的街道,很難想到這個中國第四大城市在30年前還只是個人口不足3萬人的邊陲小鎮。這個年輕的城市快速成長,在800多萬深圳市民手中誕生了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生産總值已經從當初2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7800億元,城區面積從3平方公里擴大到730平方公里,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
這樣的發展奇跡散落在中華大地,星羅棋佈:從南部的珠江三角城市群到東部的長三角城市群,再到中部的長株潭城市群和西部的成渝經濟區,還擴展到北部的京津冀城市群。中國的城市從1949年的132個增加到現在的655個,這些以特大城市為依託的城市群,以不到全國十分之一的土地,承載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創造了全國二分之一以上的GDP,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這樣的建設奇跡使中國人的生活今非昔比:城鎮人均居住面積從1949年不足4平方米,提高到現在的27平方米;1949年蜂窩煤是城市的必需品,做飯取暖全靠它,而現在中國的樓房中已不見它的蹤影,實現集中供水、用氣、用電;1949年北京只有公共汽車61輛,運營線路4條,而現在北京的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公交線路多達447條,全國的公交車和軌道交通規模達34.8萬輛,是30年前的13.5倍……
即便在農村那樣“靠天吃飯”的地方,也告別了1949年還延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協調發展的小城鎮,公路、電力、飲用水、電話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一應俱全。2008年,我國農房建築面積達到236.56億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29.4平方米,農民住房條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這樣的成長奇跡還吸引了世界的驚奇目光: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建建築量達20億平方米,居世界第一,年建築量相當於世界其他國家建築量的總和;而北京和上海一個城市的建築量就相當於整個歐盟國家的建築總量!
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建築工地”令世界各大建築機械製造商、建材商、設計所爭相雲集,從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到央視新大樓,從鳥巢到最高的環球金融中心都是國際合作的結晶。
60年來,東方的中國引領著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波瀾壯闊,順應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大趨勢,我國城鎮化率從1949年的10.6%提高到2008年的45.68%,如今有6億多中國人居住在城鎮。難怪,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斯蒂格利茨曾宣稱:21世紀影響人類進程的兩件大事,一是新技術革命;二是中國的城鎮化,其成敗得失不僅影響中國,而且遍及全球。
管理水平提高
增強城鄉“軟實力”
中國的城市多了、大了、高了,連垃圾這樣的日常“小事”也成為“大事”。人人都討厭垃圾,可人人又都在製造垃圾,全國每年産生近1.5億噸城市垃圾,北京一年的垃圾堆起來能有景山般大小。
60年前,中國城鎮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垃圾處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從一無所有到2008年全國城市共有垃圾處理設施500座,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66%,中國城市的衛生狀況大為改觀。
城市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有多少像垃圾處理這樣看似微小卻管理複雜的“幕後工作”檢驗著城市的管理水平?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尹稚教授眼中,現代城市管理系統是一個複雜的巨大系統,水、電、氣,吃、住、行,教育、醫療、就業……事無巨細,關聯的各類因素多達1000多種,涉及的人口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60年來,我國城市人口增加了34倍,供水能力增加了115倍,市政公用設施的供應能力跟上了城市快速發展的步伐。
城市每天的正常運轉中,還凝聚著多少人默默無聞的奉獻?全國共有110萬環衛大軍,他們像時傳祥一樣普通而平凡,“寧願一人臟,換來萬家凈”。
城市生活的高效管理中,還有多少60年前不曾想象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工具投入運用?規劃從無到有、從墻上和紙上落到地上,成為指導城市發展的總綱;衛星遙感監測,對城鄉規劃用地瞭如指掌;“數字城市”可在屏幕上立體呈現各類市政管線,連地下管網也盡收眼底;特許經營制度,有效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實現公用設施投融資多元化格局……
發展思路轉變
鑄造城鄉“精氣神”
發展與挑戰並存,迅速擴張的城市,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難題。1949年,全國只有5萬輛車,而去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6467萬輛,增長近1300倍。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每100人就擁有20輛汽車,隨之而來的交通擁堵問題又困擾著城市,專家們開出了“公交優先”的新藥方——興修軌道交通,開闢公交專用道,大力提倡利用大眾交通出行工具,不僅能降低能源消耗,還能減輕環境污染、減少佔地,被譽為以人為本的“民生工程”。
同樣堅持“以人為本”,為滿足城鄉居民提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近百個城市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我國先後17次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是世界上獲獎最多的國家;增加公共綠地和開敞空間,現在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為8.98平方米,是1981年的6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986年的16.9%增長到2007年的35.29%……
“城市不僅注重生産,更注重生活;城市不僅要見物,更要見人;城市原來重管理,現在重服務;城市不僅要考量GDP,更要以能否宜居為榮。”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牛鳳瑞研究員梳理了這些城市理念的變化。
近年來,國家逐步加大“民生投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在農村,中央確定了安排40億元資金用於2009年的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在城市,三年將投資9000億元,構築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的住房保障體系,有效解決中低收入者的居住,努力實現“居者有其屋”。
“安其居,樂其俗。”家園更美好,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工作時間,努力向上、創造財富;閒暇時光,修身養性、怡然自樂,這樣的和諧風景已融入到每個城市的“精氣神”中……
上海外灘張和平攝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