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擬對44個漢字"整形"引爭議 有關人士建言慎行

 

CCTV.com  2009年08月22日 21: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中國教育部日前擬對“琴”“親”“魅”等44個漢字的字形進行調整。這一“整形”之舉在社會上産生了廣泛的爭議。有關人士更對這些“整形”帶來高昂的經濟與社會成本産生憂慮,紛紛建言慎行。

  在12日公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整形”的44個漢字中,不少是平時的常用字。比如:“琴”“唇”“親”“雜”“殺”等,而新規範的寫法又與原字只是個別筆畫上略有變化,整體相差不大。

  譬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後一筆由“橫”變為了“提”;“親”“雜”“殺”等字底下的“豎鉤”改為“豎”,最後一筆由“點”改成“捺”。此外,還恢復了51個異體字。

  徵求意見稿一經公佈迅速在社會上産生爭議。有網站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逾九成網友表示反對。

  網友“踏葉逐風”認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標誌,可不斷補充、完善,但對成型的、廣泛使用的文字輕易改動不可取。

  天津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唐雲來説,文字還是要保持一個長期的相對穩定為好,實在沒有必要改。

  更擔心的還是學生家長和老師。

  聽説要給44漢字“整形”,天津師範大學附小四年級的學生張牧歌説,如果真改了,是不是平時寫字和考試都要按這個寫?如果考試時不小心按了原來的寫法,“親”字多了鉤,會不會被判成錯別字呢?

  張牧歌的媽媽對此也不無擔憂:平時老師對孩子漢字的筆畫書寫要求很嚴,一旦調整,如果孩子們還按照原來的寫法,估計都要算錯。本來就是約定俗成的東西,而且早已經為大眾認可、接受,希望還是不要與習慣較勁。

  小學語文教師趙老師也希望此次國家語委“整形”漢字能夠慎行。她説:“調整或許會影響到漢字教學,以‘殺’字為例,以前告訴學生下部的‘豎鉤’像個矛,可以殺人,改成‘木’後怎麼説呢,木棍兒也可以殺人嗎?”

  她認為,這次要改的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見字和常用字,對它們進行“整形”,無疑會影響到人們的讀寫習慣,在新與舊之間,人們會變得混亂、迷糊,因此即使是微調也會對百姓大家的生活造成不少影響。

  一些文字工作者則更多地算起成本賬。

  天津資深媒體人安冬認為,這44個漢字一旦被整形,全社會不僅要經歷習慣被改變的痛苦,還將要付出巨大的物力和財力。別的不説,各種教科書、各種字典就要進行修改,類似的書本、標牌、公司名稱、身份證、戶口、電腦輸入法等,都要進行修改,這些修改所需要的時間和金錢絕對是個天文數字。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表示,這樣的調整付出的社會成本可能更多。這就是造成人們使用上的混亂,你用你的我用我的,這樣一來不僅沒有達到調整的最初目的,反而會帶來更大的迷惘和混亂。

  但無論如何,專家們都認為,教育部就這樣的調整徵求意見值得讚許,它是體現了政府慎重的態度和對民意的尊重。

  (記者周潤健、張建新)

  相關鏈結:

責編:張仁和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