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大步邁進

 

CCTV.com  2009年08月13日 09:1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本報訊 記者胡紅軍 黃鑫報道:8月1日,瀋陽機床集團宣佈,成功研製出代表國際一流水平的飛陽數控系統並實現産業化。這標誌著我國基本掌握了與當代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的數控系統核心技術。

  自此,我國中高檔數控機床首次裝上自主研製的數控系統,開始擁有了中高檔數控機床自主産品。瀋陽機床的突破只是我國工業60年來發展成就的一個縮影。

  我國工業經過60年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工業企業在改革中煥發出巨大的活力,在開放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初步確立了製造大國的地位,“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大步邁進。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全面的、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和現代信息産業,包括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國防科技工業、電子信息産業組成的門類齊全的産業體系和豐富的配套鏈條。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按可比價計算,197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1607億元;到2008年底,工業增加值接近13萬億元,增長了20多倍。同時,我國一大批工業品産量居世界前列。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種,“中國製造”走向全球,為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卓越貢獻。

  自主創新成績顯著。從舉世矚目的“兩彈一星”,到遨遊太空的“神舟七號”,中國工業在載人航天、大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和衛星導航等一些尖端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和跨越。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年産千萬噸級大型煉油廠設備國産化率達90%;國産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産750千伏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已投入運行;日産4000噸大型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60萬噸乙烯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創新。

  工業管理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工業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輕重工業比例趨於合理,重化工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産業飛速發展。以信息産業、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技術産業已成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企業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新格局開始形成,一個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已經形成。

  目前,我國工業企業集團已達1833個,擁有資産196341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的55.6%。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産業、關係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繼續發揮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帶動力和影響力。鄉鎮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工業最大的增長板塊,發揮了重要的産業集群作用。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