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8月5日播出):
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而比珠峰更高的是國測一大隊的測繪英雄們,在這個生命的禁區,他們量天測地,,給出了世界公認的珠峰身高。近60年來,這支被稱作開路先鋒的測繪隊伍,踏平了一座座高山,穿過了一片片戈壁。46次受到國家、省、部級表彰,被稱為功績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測繪大隊。
1975年5月27日,我國測繪史上一個偉大的、刻骨銘心的日子。紅色的覘標第一次豎立在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這次測量不僅測出了世界公認的8848.13米珠峰身高,還彰顯了國家主權,展示了國際一流的測繪技術。而主要來承擔這一重大任務的就是國測一大隊。
中科院院士陳俊勇:“過去測高程是瞄山頭,山頭多大?你單豎一個覘標就是一個點,因此精度由米級就提高到公寸這一級,起碼提高了有10倍。而且是中國人的首創。”
30年之後的2005年,國測一大隊再次攀登珠峰。這一次他們精確測出了8844.43米的峰頂岩石面海拔的高度,查明了珠峰峰頂3.5米深的冰雪厚度,重新修正了珠峰身高。同時第一次將衛星定位等現代測量手段與傳統的測量技術相結合;第一次把重力測量推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第一次成功完成了珠峰峰頂雷達雪深探測的任務。
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黨辦主任王新光:“這幾個第一,不但展現了我們現在的測繪技術手段和水平,同時也證明了我們現在的測量技術在世界上就是領先的經濟發展測繪先行,從早期上海市的城市沉降測繪,西安大雁塔傾斜監測,到30公里長誤差只有1毫米的磁懸浮列車軌道定位,從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的選線,到四川地震的重建規劃,從國界勘定到神舟飛船的精確定軌等等,國測一大隊承擔了一個個國家重任。”
記者:“這裡是架設在唐古拉山口北側不遠處的一個大地控制點,海拔有5200米,雖然現在已經是藏區環境最好的時候了,但是它現在的氣壓也僅相當於內地的60%,時常會下起小雨,下起冰雹。那現在我們看到,國家測繪大隊一大隊的這個測繪隊員,正在這裡進行國家西部一比五萬空白區的測圖。”
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技術員周喜峰:“我們是一個組平均有27個點,這每一個點在這上面,待上四天四夜,每一天等於一個時段的數據。”
1:50000地形圖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面50平方米大小的物體。未來10年內,我國的礦産資源勘查、水文地質調查等重大地質調查項目,多集中在西部200萬公里的高精度地形圖空白區,迫切需要1:50000地形圖的支持才能順利展開。
一坐坐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大路通向遠方。如今,人們出行有了準確的交通旅遊圖,我們的汽車也安上了電子導航。但在60年前,由於我國的測繪資料殘缺不全,尤其是當時我國用來標定地理坐標的大地原點用都是外國人的,巨大的誤差制約了整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
國家測繪局陜西局原副院長翟建全:“這個原點,就是説我們國家所有的測量的坐標,都是從這推導過出去的。 我印象當時是到東南它的這個誤差達到了十幾米。”
橋梁要順利對接,核電站封頂要嚴絲合縫,國界勘定要寸土不讓,國家建設的各個領域都需要有一個準確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大地原點。
當時,全世界只有幾個大國具備測繪大地原點的能力。1975年開始,經過3年的野外選點、建設,肩負國家重任的國測一大隊終於建立起了我們自己的大地原點。有了這個原點,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我國自己的坐標係也迅速確立。
陜西測繪局局長白貴霞:“國測一大隊可以説對於全國的三分之一的城市的相對的獨立的平面坐標係,都是國測一大隊建的。”
不止踏遍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國測一大隊還遠涉重洋,在寒冷的南極,在酷熱的赤道,填補測繪空白,為祖國增了光添了彩。2006年國這支英雄的測繪隊伍就走出國門,受邀參加了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的測繪任務,同時承擔這一項目的還有日本一家公司。
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副隊長陳永軍:“我們國測一大隊用了三個月多一點時間,我們把528公里的全部測量任務全部完成。在我們完成的時候呢,相對於日本公司,他可能是連一半的工作量都沒有完成。”
國測一大隊的出色表現不止為自己爭得了聲譽,也為承攬這一項目的中國公司贏得了海外市場,很多原本準備全球招標的建設項目後來都交給了他們。
用腳板為大地測量,用經緯度來描繪山河。近60年來,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曾24次進駐內蒙荒原,28次深入西藏無人區,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5000多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1200圈,在祖國版圖上標注出了一個個看似平凡的地理坐標。
相關鏈結:
責編: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