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百位英雄模範人物”候選人事跡(3)

 

CCTV.com  2009年07月20日 02: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101.宛希先(1906-1930) 男,漢族,湖北黃梅縣人,中共黨員。

  宛希先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秋入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5連當兵,後任連長。1927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1團1營黨代表。三灣改編後,任1團政治部主任,曾率部兩次攻克茶陵,參與建立湘贛邊界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後率部開闢九隴山(今九龍山)革命根據地,成為井岡山根據地的一大屏障。1928年4月起,任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稱工農紅軍)第4軍10師黨代表、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委員、中共茶陵縣委書記,參與開闢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在湘贛邊界的武裝割據中,與毛澤東一起,反對分兵向湘南冒進的錯誤主張。在第一次反“圍剿”鬥爭中,任北路行動委員會書記,率紅32團一部和地方武裝,在永新北鄉迎擊安福方向來犯之敵,勝利完成任務,為紅軍進行戰略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1929年初紅4軍出擊贛南,他奉命留守井岡山,在國民黨軍進犯,井岡山五井等軍事要地被佔領的失利形勢下,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常委,深入邊界各地,健全和擴大黨的組織,領導開展政治鬥爭和經濟鬥爭。1930年2月24日,宛希先在江西永新縣犧牲。

  102.明德英(1911-1995) 女,漢族,山東省沂南縣人。

  明德英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兩歲時因病致啞。全國抗戰爆發後,她在家鄉目睹了共産黨八路軍堅持抗戰、一切為了民眾的實際行動,從而對共産黨八路軍懷有深厚感情。1941年冬,大批日偽軍包圍了駐沂南牧馬池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11月4日,八路軍一名小戰士在反“掃蕩”突圍中身負重傷,被明德英機智救下,為他包紮傷口。當搜捕的日軍走後,傷員因失血過多,缺水休克,在周圍沒有水源的情況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傷員。隨後,她又和丈夫李開田傾其所有,收養傷員半個多月,使其康復歸隊。1943年,她又從日軍的槍林彈雨中搶救出八路軍山東縱隊軍醫處香爐石分所13歲的看護員莊新民。明德英救護八路軍戰士的情節,後被寫入小説《紅嫂》,編入京劇《紅雲崗》、舞劇《沂蒙頌》。沂蒙紅嫂用乳汁救傷員的故事隨之傳遍全國,家喻戶曉,明德英也被公認為沂蒙紅嫂的生活原型,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和愛戴。解放後,她仍不忘愛黨愛軍,先後把兒子、女兒、孫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體現了愛黨愛軍的沂蒙精神。國防部原部長遲浩田上將在探望她時,題詞“蒙山高,沂水長,好紅嫂,永難忘。”

  103.林祥謙(1892-1923) 男,漢族,福建省閩侯縣人,中共黨員。

  林祥謙1906年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1912年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廠當鉗工。1921年12月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並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1922年夏加入中國共産黨,不久當選為江岸京漢鐵路工會委員長。1923年2月1日,京漢鐵路總工會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遭到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破壞和鎮壓。為抗議軍閥的殘暴行徑,總工會決定於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的總負責人。2月7日,林祥謙帶領工人同前來鎮壓的反動軍隊進行了英勇搏鬥,終於寡不敵眾,與十幾名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敵人逮捕。當夜天降大雪,敵人把林祥謙綁在江岸車站站臺的木樁上。反動軍閥讓林祥謙下令復工,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劊子手舉刀砍向林祥謙,每砍一刀,就問:“上不上工?”已成血人的林祥謙斬釘截鐵地説:“上工要總工會的命令。我們是頭可斷,工不可上!”屠刀再次揮向這位不屈的戰士,林祥謙拼盡最後的力氣怒斥敵人:“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班混賬王八蛋手裏了!”而後英勇就義,年僅31歲。

  104.羅亦農(1902-1928) 男,漢族,湖南省湘潭縣人,中共黨員。

  羅亦農1921年赴莫斯科學習,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旅莫支部委員。1925年3月回國後,參與組織和領導省港大罷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歷任中共廣東區委宣傳部長、中共江浙區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1927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27年8月,出席黨的八七會議,主張用革命的、武裝的手段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並先後任中共中央軍事部代部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長、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等職。同年11月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同年底離開武漢前往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賣被捕。他在獄中寫下絕命詩:“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軀何足惜,大敵正當前。”表現了一位共産黨員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1928年4月21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26歲。中共中央在《布爾什維克》第20期上刊發《悼羅亦農同志》文章,指出:“羅亦農同志的熱烈的革命精神,可為中國共産黨全黨黨員的楷模。”

  105.羅忠毅(1907-1941) 男,漢族,湖北省襄陽縣人,中共黨員。

  羅忠毅1927年入馮玉祥部當兵。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後到瑞金入紅軍學校學習。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任福建軍區第3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閩西南第1作戰分區司令員、閩西南遊擊隊第1縱隊司令員,在閩西南地區堅持極其艱苦的3年遊擊戰爭。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新四軍第2支隊參謀長、江南指揮部參謀長,參與創建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參與指揮水陽伏擊戰、官徒門奇襲戰等戰鬥。1940年7月新四軍江南主力北渡長江後,任重建的江南指揮部指揮,留蘇南堅持敵後抗日遊擊戰爭,指揮部隊多次挫敗日偽軍“掃蕩”、“清鄉”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曾率部艱苦作戰,接應新四軍突圍北撤人員。4月任新四軍第6師參謀長兼16旅旅長。曾指揮部隊在黃金山地區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作戰,打退了頑軍的進攻。同年11月28日,日偽軍3000余人襲擊溧陽塘馬村,為了掩護蘇南抗日根據地黨、政、軍幹部安全轉移,他率部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壯烈犧牲,年僅34歲。

1/10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