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新華社發
翻開中國航空工業的史冊,你也許找不到他們的名字,但共和國不會忘記,有這樣一群追夢人,為了給我們的飛機裝上自己研製的航空發動機,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知難而進,披荊斬棘。為我國航空動力事業奉獻一生的吳大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讓我們追尋他的奮鬥足跡,去感受中國航空動力事業發展的艱辛而光榮的歷程。
一定要想辦法搞出自己的發動機來
吳大觀1916年出生於江蘇鎮江。年輕時,他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轟炸,毅然從西南聯大機械系轉到航空係,立志航空救國。畢業後,他先是到貴州大定航空發動機廠任技術員,後遠赴美國的航空發動機廠學習。1947年,他拒絕了國外的高薪聘任,僅帶著兩個裝滿書籍和技術資料的箱子回到祖國。1948年,在地下黨的幫助下,吳大觀和家人來到解放區,受到了聶榮臻同志的親切接見。1949年,吳大觀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新中國成立後,他出任重工業部航空籌備組組長。
新中國的航空工業是從修理飛機和製造零部件開始艱難起步的。航空發動機是飛機最重要的關鍵部件,被稱為飛機的“心臟”,是工業王冠上的明珠,技術難度大,研製風險多,資金投入高,可靠性要求高,研發週期長,很多發達國家都望而卻步。但吳大觀深知自主設計製造發動機對國家的航空工業意味著什麼,當他接到研製航空發動機的任務後,想得最多的是,一定要想辦法搞出自己的發動機來!為我們的飛機裝上“中國心”,從此成為他一生魂牽夢縈的追求。
1956年,吳大觀赴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製造廠(410廠),組建我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設計室;在此期間,他領導研製了我國第一個噴氣發動機型號———噴發1A發動機。1961年,吳大觀在瀋陽主持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國防部第六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所(606所)。
他主持了我國第一個航空發動機試驗基地的建設;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部航空發動機標準規範的編制……作為新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與新中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許多個“第一”緊密相連。他先後主持研製噴發1A、渦噴5、紅旗2號發動機,參與領導研製渦噴7甲、渦扇5和渦扇6發動機。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他主持參與設計的發動機沒有實現定型,但這些實踐積累了經驗和人才,使我國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他自己就像一台“發動機”
一張書桌,一把椅子,兩個放滿了書籍的書架,墻上挂著一張發動機設計圖,這就是吳大觀在606所的辦公室。記者看到,桌子上除了一瓶鴕鳥牌墨水,一把計算尺,一摞擺放整齊的筆記本,還有一個放大鏡。在瀋陽工作期間,常年的勞累使他患上了嚴重的眼疾,由於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他的左眼失去了光明。翻開1962年至1963年的一個紅色筆記本,扉頁上一行書寫工整的小字:“什麼時候拿出你們的産品來獻給黨!”
那是一個火熱的拓荒年代。606研究所的院子裏還是土路,雜草叢生。冬天,410廠廠房裏滴水成冰。研究所剛組建時,很多人連航空發動機都沒見過,但大家充滿了幹勁兒,要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圖。吳大觀常説,“不搞出自己的發動機,我死不瞑目!”一台發動機有幾萬個零件,沒有計算機等輔助工具,工作量之大、設計難度之高可見一斑。吳大觀和他的同事們在簡陋的辦公室鋪開設計的圖紙,在寒冷昏暗的廠房里加工機器設備,在震耳欲聾的露天試車臺上開始了實驗……
當年與他一起工作過的原606所副所長嚴成忠回憶説,當時條件很差,伏案工作能聽得到遠處轟隆隆的機器運轉聲。但就是在那樣的條件下,吳大觀對科研工作的要求絲毫不曾放鬆。
所有與吳大觀共事過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他的敬業精神。同事們説,他自己就像一台“發動機”。他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經常一天工作12小時以上。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比別人提前一個多小時到辦公室;晚飯後他又到辦公室工作,與星斗為伴。
20世紀70年代,為了提高我國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水平,我國從英國羅 羅公司引進了斯貝發動機生産專利。吳大觀接受組織安排,于1978年初調入中航工業西航公司(430廠)擔任副廠長兼任廠設計所所長,主抓該發動機的總裝、試車、赴英考核等設計技術工作,並負責該機資料整理和設計所的工作。西航公司原47車間工藝員桂挹清告訴記者,在西安工作期間,吳大觀仍然堅持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早上提前一個小時到辦公室,晚上到辦公室工作2至3個小時。當時他的左眼已經失明,老伴擔心天黑他磕著碰著,就每天用手電筒為他上下班引路。
在英國專家組成聯合試車工作組進行150小時定型持久試車時,英方專家組織兩班倒,而年逾六旬的吳大觀一個人頂兩班,發燒39攝氏度仍堅持工作,以致暈倒在試車臺上。領導命令他回家休息,兩小時後,他卻又出現在試車臺上。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