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評論:高考加分制度被權勢挾持後果更為嚴重

 

CCTV.com  2009年06月29日 06:1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專題:2009年高考

  近日,重慶市對31名違規更改民族成分的高考考生給予取消加分資格的處罰。

  是否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民委等三部委的有關規定,取消相關考生的錄取資格?是否應該給予涉嫌造假的公務人員以相應的黨紀政紀處罰?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廣大群眾也在議論。

  這些年來,捍衛高考的公平公正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有關部門也制定了若干堵塞漏洞的辦法。但違規加分事件仍然時有發生,無形中加劇了社會對這一問題的擔憂和質疑。

  高考成績多一分,往往可以甩掉幾十、幾百名競爭者。某考生通過造假獲得加分,進而獲得進入大學或者進入好大學的機會,就意味著有人因此失去了相應的機會。違規加分事件中,受傷害者首先是同場競爭的考生。

  當然,涉嫌造假的考生本人,或許也是受傷害的對象。因為單憑他們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能力造假。也正因如此,有人對可能失去錄取資格的考生抱有一絲同情,認為更應由他們背後的操縱者接受相關處罰。

  這就是問題的複雜性。

  高考加分,從制度設計層面看,是對高考制度的一種補充和“修正”,體現了“不拘一格選人才”的理念。但這項制度如果被人鑽了空子,就會造成新的不公平。這樣的“修正”,甚至比不“修正”還要糟糕。

  而加分制度一旦被權勢挾持,後果更為嚴重。不久前有報道説,浙江某中學參加2009年航海模型加分測試的19名考生中,其中13名考生的家長都有些背景。有人將此種情狀形容為高考的“馬太效應”:越是有“實力”的家庭,越可能為孩子爭取到包括加分在內的各種優惠。這樣,考試很可能被異化——特長生加分、高科技人才的子女加分、投資者子女加分、納稅大戶的子女加分等。加來加去,還有多少公平?

  但凡一項政策,總會有鑽營者,這並不奇怪,關鍵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堵住漏洞,把伺機鑽營者擋在外面。教育部對高考加分的政策不可謂不明確,那就是“嚴守標準、寧缺毋濫、公開公示”;對高考違規加分的處罰也不可謂不嚴厲。人們要問的是,在這樣明確的規定和嚴厲的處罰面前,為什麼鋌而走險者前赴後繼?究竟用怎樣的辦法才能遏制不正當競爭,讓廣大考生共享陽光下的公平?

  剛剛看到一條消息,河北省正考慮舉行高考加分聽證會,把加分項目和政策擺到桌面上討論,邀請學生、家長、學者、媒體等參與,不合理的加分項目可以考慮調整甚至取消。這樣的嘗試值得肯定。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