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研究是我國宗教學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前30年是其正式起步,初步發展,其後出現曲折,完全中斷的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通過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恢復深化,創新發展,研究逐步進入更為科學和成熟的時期;在進入21世紀的近10年中,我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的視角更加開闊,觀點不斷創新,集中出版了一批專門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宗教觀的著作,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綜合性研究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可以説出現了新的繁榮。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與時俱進的,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創新的。從狹義的角度看,它主要是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以及中國共産黨人關於宗教的思想。從廣義的角度看,它則泛指作為一個不斷發展著的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無論是從狹義上還是從廣義上理解,新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主要是指成熟意義上的、正確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以及中國共産黨人的宗教觀。
如何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條件下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一個重大問題。近年來,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卓新平主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宗教”課題研究獲得了新的十分有價值的成果。課題研究理清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4個關鍵問題:即必須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原理;需要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理論判斷;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教條式理解;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名下的錯誤觀點。同時,該課題還重點研究了結合當今時代的中國實際而發展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的研究成為亮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其中也包含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的研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中國化,就是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原理應用於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宗教問題的實際,使二者正確結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宗教問題的道路的過程,是中國共産黨解決宗教問題的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在宗教理論基本政策上逐步系統化的過程,是堅持和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中國化研究是改革開放以來才真正展開的。
對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宗教觀的研究 世紀之初,一批專家學者紛紛以專著和論文的形式對陳獨秀、李大釗、惲代英、肖楚女等一些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宗教問題領域的觀點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如陳麟書主編的《宗教觀的歷史 理論 現實》、陳始發著的《新中國宗教政策的歷史考察》等。論文方面,以金以楓于2001年發表的《早期共産黨人的宗教觀》、陳始發于2003年發表的《建黨以前陳獨秀宗教觀探析》、盧玉華于2001年發表的《早期中國共産黨人宗教觀概論》等為代表。這些著述認為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宗教觀基本上堅持了唯物主義的觀點,符合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本精神,但還僅限于個人對宗教的看法,尚未同解決中國革命過程中的宗教問題自覺地結合起來。
對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的宗教觀以及李維漢的宗教觀的研究 據不完全統計,學界關於毛澤東宗教觀的研究著作,公開發表的論文有20多篇。總的來説,這些研究指出,毛澤東的宗教觀的特色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同中國宗教問題實際的正確結合。還有一些論著分析了毛澤東的宗教觀的演變,以及毛澤東同具體宗教,如同佛教的關係,如王國興的《毛澤東與佛教》等著作。
周恩來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作為國家總理,他關於宗教問題的思想,更多的是著眼于黨和政府的宗教工作。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馮今源在紀念周恩來誕生100週年時,發表了長篇論文《試論周恩來的宗教觀》,對周恩來的宗教觀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基本內容都作了系統的歸納與分析。
李維漢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統戰、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主要負責人,留下了寶貴的關於宗教和宗教問題的思想,但學界以往對之研究不足且零散。近些年開始有了一些相關的分析論著。如關於宗教的“五性説”(長期性、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複雜性),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認為,最早來源於上世紀50年代初由李維漢主持起草的《關於過去幾年黨在少數民族中進行工作的主要經驗總結》的報告,其後,李維漢在1958年的第五次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了宗教的“五性”。1982年,李維漢正式向中央提出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建議。
鄧小平是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他關於宗教問題的言論雖然不多,但所起到的思想政治作用十分巨大。筆者在有關論著中對鄧小平的宗教觀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基本內容進行了分析,認為“它既包含著鄧小平個人的若干科學論斷,又凝聚著黨和政府宗教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還包含著理論工作者的貢獻。”
江澤民關於宗教問題的言論著作較多,思想較為豐富。學界的研究,一是梳理江澤民個人的宗教觀發展的脈絡,歸納他的觀點;二是整體分析評價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宗教觀,其中也涉及到李瑞環的宗教觀;三是將對江澤民的宗教觀的研究納入到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之中。《江澤民文選》出版後,對其中包含的宗教方面的內容,尤其是首次公開發表的《論宗教問題》這一重要著作的研究對在學界日漸活躍。
關於深化對“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問題的研究 近年來,馮今源在他的研究中,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原理論述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問題。他認為,“相適應”理論的提出不僅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根據,而且有歷史和現實根據。他還提出“相適應”對引導主體的要求一是大力加強宗教法制建設,進一步全面正確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要大力加強宗教理論研究;三是要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提供寬鬆的社會環境。2006年,筆者發表文章,認為深化對“相適應”問題的研究要從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互關係的歷史來把握其重大意義;要全面準確把握“相適應”的豐富含義;“相適應”實際上也就是解決不相適應問題的一個過程;“相適應”需要黨、政府和宗教界的共同努力才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