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江西"宣紙刺繡"破千年傳統 擬申報"非遺"(圖)

 

CCTV.com  2009年06月20日 08: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18日,顧客正在觀賞宣紙藝術刺繡“七門風俗圖”。該圖長11米,圖面寬0.35米,畫面反映古時江西南昌民眾的生活氣息。贛繡傳人顧玉純在經過加工的特製宣紙上大膽創新,開拓出與中國書畫藝術相融合的宣紙藝術刺繡,將中國千餘年來已經定性的傳統刺繡工藝推向一個新的起點。日前,此項技術已獲國家專利。 中新社發 段長征 攝

  6月18日,一位顧客正在觀賞繡娘宣紙藝術刺繡。蘇、湘、粵、蜀中國四大名繡,均以絲綢布料為原料,以其精湛工藝名揚海內外。 中新社發 段長征 攝

  中新社南昌六月十九日電 (記者 張見悅 段長征)十九日,又有一百幅工藝獨特的“宣紙刺繡”作品,從江西南昌贛女繡莊發往英國,為保護這種突破千年刺繡傳統的贛繡新品,當地政府已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程序。

  十八日,當地文化部門特地組織了一場小型展示會,在位於南昌千年古塔繩金塔一側的贛女繡莊內,女繡工正埋頭以針線,在一張張宣紙之上創作山水畫。繡莊“莊主”、宣紙刺繡創立人顧玉純,在一旁向大家介紹其中的獨門工藝。

  與蘇、湘、粵、蜀中國四大名繡絲綢布料的原料不同,宣紙刺繡以特製中國宣紙為載體,主要以傳統水墨畫為藍本,通過專色染制的絲線,深藏不露的針法進行創作,繡品成品之後,既能解決絲質繡品極易起皺的缺點,又比水墨畫更具層次感。

  專家表示,此項創新,開拓出與中國書畫藝術相融合的宣紙藝術刺繡,將中國千餘年來已經定性的傳統刺繡工藝推向一個新的起點。

  顧玉純介紹,因為載體變化,對繡工技術要求更加嚴格,更需領悟國畫藝術的創作技巧,每個繡工都需經過兩三年培訓才能正式創作。宣紙刺繡完成之後,採用國畫裝裱技術,製作成傳統軟裱立軸式,外形與傳統書畫品一樣易於收藏,解決了傳統繡種鏡框式裝禎的笨重弱點。

  據了解,中國手工刺繡誕生千餘年來,一直以布織物、絲織物為載體,從未變化,另外由於各地繡種技術多發源、依賴蘇繡技術,技術“同質化”嚴重,許多繡種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特點。

  顧玉純介紹,顧家先人從明代起便有“紙繡”工藝,但主要用於族內祭祀之用,從不外傳,後因戰亂而中斷。顧玉純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重拾家族手藝,又經突破改造,獨創宣紙刺繡技法,目前已先後獲得兩項國家專利,眾多作品已被國內各地和歐美行家收藏。

  當地政府部門介紹,為保護這門“前無古人”的工藝,此項“宣紙刺繡”已獲國家專利,近期已從省級開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完)

  相關鏈結:

  

責編:閆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