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小學生寫日記“大話小升初”

CCTV.com  2009年06月19日 19: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京華時報  
專題:關注2009“小升初”

 

   一位家長在看小升初培訓介紹。記者 周民 攝

    小升初,被學生和家長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最近,這場戰爭被“搬”上了網絡。在網上,一些知名小升初論壇中出現了一批由孩子創作的小升初帖子,他們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在升學中遭遇的痛苦與快樂,受到有同樣經歷或將要經歷小升初家長和孩子們的追捧。

    12歲的小昊(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員。在2個多月的時間裏,他用日記記錄了一個六年級學生的小升初之路。截至昨天,他在學而思小升初論壇中的《大話小升初》點擊率已超過了3.5萬。

    網上寫日記磨煉毅力 最近小升初的局勢日益緊張,大家不得不準備A、B、C等多套方案,這裡也有我的身影——一個為小升初而奮鬥的學生。我也不得不準備“強弓硬弩,滾木礌石”,拉出迎接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架勢應戰小升初。

    今年2月13日,朝陽區一所小學六年級學生小昊用“傳説中的天才”的網名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小升初網絡日記,用世界大戰來形容小升初緊張的氣氛,生動而幽默的語言馬上引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此後的兩個月,他以幾乎每天一篇的頻率更新著這部名為《大話小升初》的日記。

    4月12日,在學而思培訓學校,記者看到了剛結束奧數培訓的小昊。胖乎乎的小昊個頭不高,小小的眼睛透著一股機靈勁兒,見到記者一點兒也不憷,還會即興表演段評書,一本正經的樣子引得大家直樂。

    小昊給第一篇日記取名為《我的奮鬥》。他説,儘管這個題目與戰爭狂人希特勒的自傳同名,但確實很符合自己的心境。“我要記錄下每一天的生活經歷,就當作練筆,而且它還可以鍛鍊我的恒心和毅力。”説這話的小昊有點“小大人”的老練,他確實做到了堅持,至今他已寫下了65篇日記,詳細記錄下自己備戰小升初每一天的感受。

    在小昊的日記中,學校生活、學習感悟、上課外輔導班的經歷……平常的生活都能成為他筆下的素材。記錄最多的是他如何學習、攻克難題,而本該這個年齡孩子享受的童年歡樂時光,他卻很少提及。

    文字太老練遭遇尷尬

    明天就要開學了,可我好像沒玩夠,一想到馬上就要到學校消耗時間,我感到很困惑:為什麼學校學的知識那麼簡單,而小升初的考試卻很難?課外學習佔用了我大量的遊戲和鍛鍊身體的時間,使我們本應該閃光的童年變得暗淡無比。像我們這樣開著夜車學習書本知識,能算是全面發展嗎?

    小昊的文字既有這個年齡孩子所少見的老練,也不乏天真的童趣。日記連載沒多久,越來越多網友開始了關注和跟帖,其中以家長居多。大人們在驚嘆這個六年級孩子優美文字的同時,也有人提出了質疑:“這真的是一個小學六年級孩子寫的嗎?”

    面對被質疑的尷尬,小昊有些不以為然:“確實是我寫的,信不信由他們。”

    “肯定是他自己寫的。”小昊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王老師告訴記者:“小昊這孩子很有思想,平時批改他的作文經常有些精彩的句子冒出來,有時説話像個小大人。”王老師説,小昊很喜歡閱讀,朗誦能力很強,做事情有股鑽勁兒,別的同學説喜歡的寵物時都説貓、狗等一些小動物,而小昊卻説他最喜歡的動物是狼,因為他喜歡狼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甚至連《狼圖騰》這樣成人化的作品他也讀過。

    王老師説,小昊的日記他看過一部分,其中所描寫的上輔導班、為小升初奔走忙碌的遭遇既真實也很普遍。在王老師所帶的班級裏,幾乎每個孩子都參加了課外輔導班,甚至一些四五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提前為小升初做準備。“他們本該是最天真無邪的,但在升學的壓力下卻有了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成熟。”王老師無奈地説。

    小升初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剛剛學習結束回到家裏,今天很忙碌,也非常疲憊,一路上,老爸開著車伴隨著我的呼嚕聲到家。但是再累,我也要大話小升初。我老媽常説: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它不神秘,堅持、堅持、再堅持。

    3月11日,小昊在日記裏公佈了一張自己的作息時間表:早上6點10分起床,從家裏到學校需要1個多小時,在路上聽英語廣播;晚上做作業、練習奧數和英語,10點半左右睡覺,每週有兩個晚上要參加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晚上至少要11點才能睡,週末還要參加兩個課外輔導班,學習英語和奧數……

    這個被學習佔滿的時間表引起了網友們強烈的共鳴,與小昊一樣,小六生們都是在繁雜的作業和培訓中度過自己小升初的每一天。

    在小昊的父親馮先生看來,兒子這麼小年紀就開始背負沉重的升學壓力讓他心疼又無奈:“我們主張讓孩子自然成長,但在大的社會風氣驅動下,我們不得不去給他報各種培訓班,讓他具備競爭的實力。”

    三年前,小昊跟隨父母從寧夏銀川轉學到北京,有深厚英語底子的小昊初來北京對學習並不感覺吃力。真正讓他感到壓力的是半年之後,班裏的同學開始報各種輔導班為小升初做準備,奧數、英語……最厲害的是一位同學同時報了6種輔導班。

    “我們開始感到緊張了,到處打聽給孩子報華數、奧數輔導班,孩子英語特長優勢不能放棄,於是又給他加了個英語班。”在父母的督促下,小昊用半年時間拿下了劍橋少兒英語二級、三級。五年級上學期,小昊開始學習華羅庚數學,五年級下學期,他轉到了小升初培訓最知名的學校——學而思教育學習奧數。在這所主打推優培訓的學校裏,與小昊一樣備戰小升初的孩子就已達到了4000人。

    小昊的爸爸説,由於家在順義,兒子在朝陽上學,培訓班的地點又在朝陽,幾乎每天他都和兒子重復著這三點一線的生活,很多次在回家的路上,小昊都會困得在車上睡著了,每每看到這一幕,作為家長的他總是很難受。

    在童年感受社會競爭   

    我逐漸從奔波學習中體會到了小升初的艱辛給我帶來的好處——它讓我在童年時知道了生活的辛苦和社會的競爭壓力,這樣就不會在我長大後走入社會被打得措手不及。我這樣描述我的童年:它就像怪味豆,在品嘗了辣、麻、澀之後,它的後味是甜和香的。

    4月初,北京市教委正式公佈了今年小升初政策,小升初各項報名工作也已進入了倒計時。這個時候的小昊更忙了,他已鎖定了自己的目標校:四中、人大附中、北達資源中學、上地實驗學校……小昊一口氣數出了近10所知名中學。

    4月14日,小昊得到了海淀區一所學校的面試通知。和考官暢聊了英語、數學、語文等綜合知識後,小昊“感覺良好”地結束了第一次小升初面試。儘管市教委早在小升初政策公佈之時就明確表示,禁止學校舉行任何形式的測試和考試,但在表面的平靜下仍有各種暗流涌動,對於這些,小昊和爸爸看得很坦然:“不測試是不可能的,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好學校肯定想挑選好學生,只要孩子有實力就不會被埋沒。”

    然而,提到今年小升初主推的推薦入學與電腦派位的入學方式,小昊則表現出擔憂:“我們的命運就被一次派位決定了,如果班上第一名被派到一個差學校,倒數第一進了四中,那多諷刺啊。”他甚至希望能重回過去用統考決定升學的時代,“考試是最公平的,不像現在,成績、關係、票子一個都不能少。”

    聽到兒子説出這樣“世故”的話,小昊的爸爸有些錯愕。他説自己從來沒有向孩子灌輸過這些觀念,孩子的這番評價完全是他平時從大人談話、同學的交流中自己總結的。“我們算過一筆賬,這3年在北京,光是負擔孩子的教育培訓已經花了近8萬。”

    小昊也做了萬一落選的打算,如果不能被自己心儀的學校錄取,他也不會氣餒,繼續堅持奮鬥。“通過小升初我學會了投簡歷,知道如何面試,這對我以後找工作有幫助,因為我有經驗了。”小昊這番信心滿滿的話把爸爸逗樂了。一年備戰小升初的經歷,他突然發現,兒子長大了。

    小昊日記兩篇

    ■3月20日

    昨天有事耽擱了,沒寫大話 ,今天早早學習後騰出時間認真開始我的大話了:

    學校又開始大課間活動了,其實大課間就是騙著我們做了幾套操,其他什麼都沒做,看來我們提的豐富大課間活動的建議沒有被校方採納。學校是出於什麼考慮呢?是怕我們太亂?我們挺守紀律的。對了,肯定是為了我們安全考慮,因為我們都是家裏的獨生子,要是我們磕著、碰著,學校可是吃不消。其實我們若真的磕著、碰著,家長也不至於找學校,我爸我媽就不會這樣做。我們的建議不管用,下次我們搬來爸爸媽媽去建議,看它奏不奏效。

    今晚我注意提高效率,做完作業後把以前競賽的題全部做了一遍,這次我算是做透了,還剩餘15分鐘玩了會兒電腦遊戲——柏林空戰,我打得德軍落花流水,痛快!我做操去了,再見。

    ■4月20日

    剛回到家,今天講講同外教老師聊天的事。

    初見這位老師,呵,人高馬大,很帥氣又很和善,我立刻就有了想同他交流的想法。我跑到他身邊,去猜測他是哪國人,美國?加拿大?英國?都不對。這種模樣除了美國、英國等,還能是哪國人呀? 老師終於告訴我了:他來自荷蘭。

    我對荷蘭知道得很少,便好奇地同他聊起了荷蘭。老師告訴我:荷蘭海拔很低,稍有大水就會把他們淹沒。他講了荷蘭的社會治安,在荷蘭幾乎人人有槍,很不安全。老師説他喜歡中國,覺得中國和平、安全。説到這,我想起我曾經看過的大國崛起——荷蘭篇,我對老師説:“荷蘭人很會賺錢的,造船、海上貿易讓荷蘭積累了很多財富。”

    由大國崛起,我們聊到了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不知不覺我們聊了40多分鐘,老師知識很豐富,我也聊得很開心,老爸看我興高采烈地出來,很詫異。他説:“兒子,今天你學習狀態非同一般呢。”我告訴老爸:“那當然了,今天才是學習,我喜歡的事我都能很快樂地做好。” (記者 張靈)

    ■專家觀點

    孩子也應有話語權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認為,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網絡表達他們的心聲,在小升初的問題上,孩子也有了話語權。

    過去家長們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所謂的跑關係、花錢擇校這些“潛規則”由成人來做就好了。他們以為孩子們不懂,但實際上孩子們不是局外人,他們對這些認識也同樣深刻,只不過沒有表達的渠道罷了。

    互聯網的普及給了孩子們提供了表達和展示的平臺,通過日記連載、與網友交流,將小升初中一個個體面臨的困境變成了一個公眾話題,孩子在交流中得到肯定,同時也消解了升學競爭帶給他的種種壓力。因為他知道,這些問題不只他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人都可能面對,在應試教育觀念沒有完全消除的當下,這是他們這代人必須作出的犧牲。

責編:孫潔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