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2008年11月6日,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台北賓館會見了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及協商代表團主要成員、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海基會人員。馬英九致贈給陳雲林夫人賴曉華題為《大愛豐收》的琉璃飾品。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七日電 題:兩岸難題,化之以“仁”、破之以“智”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儘管海峽兩岸一水相隔,但六十年的潮起潮落卻始終未能決絕兩岸互動旅途。一甲子春秋,這種互動或明或暗、有形無痕,“涓流雖寡,浸成江河”。
“六十年才出現的良性互動局面,值得兩岸共同珍惜。”大陸台灣問題研究領域的“南派泰斗”、七十九歲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陳孔立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道出了兩岸六十年互動往來的曲折、反復和“爝火雖微,卒能燎原”的歷程。
“兄弟鬩于墻 外禦其侮”
按照史家的敘述,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出現的兩岸對峙局面是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也是冷戰背景下兩大陣營對峙的一種特殊形式。當時的國共兩黨隔海布陣,海峽戰事一觸即發。
一九五四和一九五八年,在毛澤東“一定要解放台灣”思想主導下,解放軍先後兩次炮擊金門,前者打亂了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的步伐,後者瓦解了美國人企圖“劃峽而治”、分裂中國的企圖。而後形成的兩岸炮戰“逢單打、逢雙停”的戰術默契既使內戰延續成為事實,以杜“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圖我台灣”之口之謀,又維持金門正常補給、保持其作為兩岸連結點的特殊效用,造就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被學界視為“兄弟鬩于墻,外禦其侮”。
“三不”鬆動 海峽從此天門開
即使在海峽深鎖、鴻雁難返、金門炮火連天的情況下,台灣島內濃濃的思鄉情緒也表露無遺。“有家愧我歸難得”、“何日歸老洞庭邊”,“此日神州真錦繡”、“幾回遙望幾徘徊”,“夢裏神遊長江水”、“萬里長城萬里長”……來自大江南北、身居寶島台灣的遊子們,紛紛以詩詞、歌曲寄託思鄉情懷。等不及歸鄉而葬于台北陽明山上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生前“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的悲憫,成為此種情懷最集中的展現。
兩岸隔絕,終非久計。那種以炮彈為語言的歷史在蔣介石和毛澤東身後出現了鬆動的可能。一九七九年元旦,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結束了炮火硝煙的兩岸過招,首倡“通郵、通航、通商”之“三通”,為兩岸互動描繪出有形之路。一九八0年除夕,鄧小平接見旅美華人陳香梅,囑其帶話蔣經國,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代表大陸發表“葉九條”,敦促臺當局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一九八二年,廖承志致信蔣經國,“寥廓海天、不歸何待?”
這些共同的努力終於動搖了蔣經國于一九七六年在國民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的“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在其去世之前,當斷則斷,“依時順勢”、“善為抉擇”,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交流之門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