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首場世博論壇探索石庫門開發全新模式

 

CCTV.com  2009年05月18日 01:5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七日電 (李佳佳 劉璟)或許因為民居石庫門建築折射出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文化沿襲,二0一0年上海世博會的首場區縣公眾論壇特意選此為題,就其保護與傳承展開熱議。

  “世博論壇上海石庫門遺産保護與文化傳承”十七日在上海舉行,同期成立了上海石庫門文化研究中心,並出臺了《上海石庫門共識》。

  前有上海新天地的成功商業開發模式,後有田子坊的城市更新模式,再有步高裏的原生態保護模式,作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張名片,傳統的石庫門建築文化怎樣在現代化、城市化中贏得發展?儘管已有珠玉在前,但此間有關專家、學者仍認為,這些模式還有待改進。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在論壇上提出了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營資源的思路,而其落點在“創意”二字。他認為,改造這件時代變遷賦予上海的獨有“建築藝術品”時,必須有原則和策略,“倣古不能泥古,倣古必須融今,才能推陳出新,很多東西完全照搬以前的還不行,適當注意現在的元素和科技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推陳出新的效果。”

  如果説石庫門建築是一棵“大樹”,那麼其延伸出去的繁密“枝杈”則承載著物質遺産之下百年上海的文化積澱,對這看不見、卻最牽人心的一部分,厲無畏主張用故事表達、以情感制勝。“要打動消費者,讓他産生購買行為,這是實現資源轉換最經典的一招,這當中創意情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作為凝聚海派文化的一種建築符號,上海石庫門意象已被應用到廣泛的領域,包括由上海黃酒改造的石庫門老酒,可體驗磚木結構居所的石庫門酒店,以及宣揚上海本幫飲食文化的石庫門飯店等。

  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認為,新天地模式的開發把石庫門價值最大地商品化,但因真正的石庫門生活消失,其代價也巨大,“為了這一點小小的新天地,整個太平橋地區的石庫門都沒有了。”而步高裏則破壞了原來的內部風貌,只是留了外面的殼。至於田子坊模式,其安全、公共基礎、衛生設施問題都待解決。他説,“石庫門保護沒有唯一正確的道路,如果有四十種,甚至四百種保護開發的模式,這才能最大限度地傳承石庫門文化。二0一0年海外遊客看上海城市文化非石庫門莫屬。”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