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5月15日電 題:科學防護 精心治療——探訪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成都市傳染病醫院
新華社記者 葉建平
15日,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成都市傳染病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已進入第六天,病程第七天。目前,患者包某某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下,病情已明顯好轉,對患者的醫護工作仍在科學有效地推進中。
當日,經當地衛生部門特許,新華社記者獨家走進了收治患者的成都市傳染病醫院A號樓,在半污染區裏通過視頻看到了患者的最新情況,並深入採訪了一線的醫護人員,聽到了他們在救治過程中感人的點點滴滴……
“那一夜我們都沒睡,轉移了400多名病人”
10日,當成都市傳染病醫院接到通知,將在他們醫院收治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時,整個醫院頓時忙碌了起來。清理病房、劃分區域、轉送病人、配備藥品……
儘管收治患者的消息突如其來,但成都市傳染病醫院並沒有因此亂了套,各項準備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開展著。醫院副院長田明驕傲地説:“全球暴發甲型H1N1流感疫情後,我們按照省、市衛生部門安排部署,已經做好了應急預案,其間還開展了四次實戰應急演練。最後一次演練,也是省市聯合的一次演練,就在5月8日,患者入院的前兩天。”
包某某收治在遠離門診大樓、高度隔離的A號樓,那是非典期間專門改造過的“特護區”,進出有專門通道。成都市傳染病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付莉告訴記者,A號樓共有五層,第五層是收治患者的地方,那裏曾是收治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區。4月份全球暴發甲型H1N1流感疫情後,醫院就將這層樓清空,作為專門的應急收治病房。
記者15日上午來到A號樓,樓梯口有專人值守,每一個進出人員都需要詳細登記相關信息。整幢A號樓空空蕩蕩,充斥著消毒水的氣味。五號樓被分成了三個區域,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分別用綠色、黃色和紅色進行標識。
回憶起收治患者的那一夜,經歷過非典防控的付莉説:“那天簡直忙壞了,醫院600多名職工中,有400多人都在為收治患者做準備。患者送到醫院後,由於擔心還可能要接治別的患者或疑似病例,醫院決定對A號樓的病人實行整體大轉移。從晚上12時開始,一直忙到第二天上午9時,那一夜我們都沒睡,緊急轉移了400多名病人。”
“患者體溫下降,我們懸著的心才降了下來”
10日起,由衛生部、四川省、成都市的醫療專家組成的醫療專家組,在成都市傳染病醫院開始了對患者包某某的救治。
成都市傳染病醫院病區主任、主任醫師何盛華是醫療專家組的一名成員。15日再次見到何盛華時,她的精神還不錯。記得在對患者開展救治的前幾天,何盛華他們這些專家組的成員,因為救治工作緊張,只能在深夜時分抽出時間接受記者採訪。極度勞累的專家們,有的甚至在喧鬧的採訪中坐在椅子上悄然睡著了。
何盛華説:“患者10日進入醫院,根據專家組會診後制定的診療方案,立即對他進行了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治療,並使用了一些保護心肌的藥物。患者入院時體溫在38.1攝氏度,最高時達38.5攝氏度。從患者10日16時入院,一直輸液到11日3時,11日又從上午9時輸液到下午4時。患者體溫下降,我們懸著的心才降了下來。”
醫生們對患者進行科學救治,護士們則對患者進行細緻護理。37歲的護士長常成摘下N95口罩,臉上深深的印跡久久無法消退。患者剛剛入院時,由於不太適應,情緒不好。常成説:“我們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對他進行一次量體溫,剛開始患者還不太配合。後來,他看到我們對他細緻地關心照顧,看到自己的病情一天天地好轉,加上我們經常和他説説話、聊聊天,現在大家都成了朋友。”
“病情好轉了,心情好多了,胃口跟著好起來了”
經過專家的精心治療,目前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15日上午,記者穿著工作服“全副武裝”地走進了半污染區,那裏有一塊顯示屏,24小時全天候監控著患者的情況。
屏幕色調偏藍,分辨不清顏色。患者包某某正戴著口罩、蓋著被子躺在病床上睡覺。一名身著連體防護服、戴著N95口罩的醫護人員走進了病房,準備給包某某清理病床。包某某聞聲醒來後,穿著病號服在病房內走了一會兒,拿起了手機開始打電話。由於攝像頭位於病房正上方,看不到患者的表情。
剛剛換班的護士付莉告訴記者:“患者平時在病房最主要的娛樂活動就是看報紙、電視,和我們談論最多的還是他的病情。這兩天病情好轉了,他的心情也好多了,連胃口都跟著好起來了。”
透過付莉沙啞的聲音,記者又一次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為救治患者付出的艱辛。30歲的付莉女兒年僅1歲半,剛學會喊“媽媽”。已經連續工作6天的她至今都沒有回過家,只能休息時通過電話聽一聲女兒的呼喚。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要給患者提供最科學、最溫馨的醫學護理。”護士長張春蘭説,“我們剛開始給患者送的水果是蘋果,他説牙不好,我們就給他換成了香蕉。一日三餐都是他自己決定的,像今天中午,點的是回鍋肉和蘿蔔燒鴨。前兩天,他病情好了一些,洗了個澡,今天還特地要了一瓶去頭屑洗髮水呢!”
相關新聞:
責編:肖金平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