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汶川地震週年祭:記住悲傷,重新上路

 

CCTV.com  2009年05月12日 09: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專題:汶川特大地震一週年紀念

  中新網5月12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5月12日刊發時評文章説,汶川大地震一週年,中國西南的那片土地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一年來的重建,不僅改變著災區的面貌,也昭示出社會前進的方向。2009年5月12日,中國社會在緬懷那些一年前逝去的生命的同時,也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防災減災日”。在這樣特殊的日子,祭奠的意義不只是為了逝者的安息、生者的安康,更為了社會的進步。

  文章摘錄如下:

  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週年,中國西南的那片土地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時至今日,儘管災難帶來的傷痛猶在,但身處災區的人們正在努力恢復生活,重建被毀的家園。

  一年以來,物質層面的重生隨處可見。中國政府在災區投入鉅額資金,用於災區重建和失業災民的再就業,而這些用於道路、橋梁、房屋及其他公共設施的投入正推動當地經濟快速增長。

  一年之後,即使是重災區都充滿生機。“縣城中心,花兒在開放,黃色的小花散發著濃郁的香氣”,當媒體以這樣的筆調來描寫北川時,人們知道,縱然精神家園的重建仍然艱難,但中國民眾在那場災難中所體現出的樂觀堅定、自強不息精神還在繼續。

  更可貴的是,反思從來沒有停止。在週年祭來臨前夕,中國社會掀起“應該怎樣紀念汶川大地震”的討論:有人建議舉行大規模的公祭活動,但部分心理學家卻呼籲“給汶川一個安靜的週年祭”,更有輿論直言“週年祭不是週年慶”……這樣的討論或許永遠不會有定論,但正是類似的思索貫穿于過去一年的救援和重建中。

  過去的一年,在救援和重建中,人們看到了中國民間力量的逐漸成長,也目睹了諸如“對口支援”等中國模式在應對災難時的優勢,但與此同時,中國也遭遇了各種問題,暴露出經驗的不足、制度的漏洞,引來一些批評和質疑。

  對於災區重建而言,“不同的聲音”很有必要,因為無論是個人重建,還是家庭重建,乃至制度重建,都沒有詩般的浪漫,惟有不停地審視自己。正是悲愴中直面不足的勇氣、焦灼中痛苦思索的堅持,讓中國社會在慈善觀念、救援機制、新聞開放等領域完成了一輪又一輪的蛻變。

  實際上,一年來的重建,不僅改變著災區的面貌,也昭示出社會前進的方向。從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起,中國整個國家和民眾在抗震救災與災後重建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對社會發展和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

  災區的重建還將繼續下去,可以肯定的還有,這樣的反思也不會停留。因為,災難和危機決不止于那場令人哀慟的地震。就在人們都在思考如何紀念汶川大地震時,大陸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現身四川,這又將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而進入21世紀後,接連發生的911恐怖襲擊、非典、禽流感、卡特裏娜颶風、南亞海嘯……其影響之劇烈,無不令世人驚心動魄。應對這些包括自然災害在內的公共危機與安全,需要中國社會完成必要的轉型。

  2009年5月12日,中國社會在緬懷那些一年前逝去的生命的同時,也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防災減災日”。在這樣特殊的日子,祭奠的意義不只是為了逝者的安息、生者的安康,更為了社會的進步。汶川大地震的啟示意義,或許就在於將中國社會的進程推向一個調整和反思的階段。就讓我們從這一刻起,記住悲傷,重新上路吧!

  相關鏈結:

責編:閆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