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部分“十五勇士”在訓練場。新華社發(劉應華、李穎、陳建力報道)
央視網消息(整點新聞):在大地震一週年之際,記者重訪了這支特殊的英雄部隊。
記者見到這些空降勇士時,他們正在部隊組織的首次大規模高空跳傘訓練營地,進行疊傘、操縱、通信、偵察、模擬練習等傘兵地面科目訓練。
空降小分隊副隊長、空降兵某部引導隊隊長 于亞賓:通過去年的抗震救災,各級領導對我們空降兵在特殊環境下執行任務都非常重視,都把高空跳傘做為一項完成任務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也逐步的在摸索,從高空跳傘去執行任務這種訓練的手段和方法。
2008年5月14日11時47分,在茂縣上空4999米的高空,15名傘兵隊員在隊長、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長李振波的帶領下,克服高空缺氧、地理情況不明、環境危機四伏等困難,義無反顧地空降災區。在茂縣、汶川震中地區翻山越嶺六晝夜,徒步行軍220公里,多次面對余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重大險情的生死考驗,先後在七個鄉、55個村莊偵察並向上級報告災情30多批次,為黨中央、國務院科學決策,為抗震救災指揮部部署抗災行動提供了重要的災情信息。而那4999米上空的驚天一跳,也創造了空降兵部隊首次4000米以上高空跳傘的紀錄。
空降小分隊隊長、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長李振波:回來以後,結合我們在這次(救災)跳傘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第一個是對降落傘進行改進,提高它的性能,特別是在傘製作工藝和材料上進行攻關,第二個研究高原跳傘時的供氧問題,確保我們空降兵每一個跳傘員,不管在任何環境下,任何地形下都能夠完成我們空降兵所擔負的一些特殊任務。
作為空降兵某研究所所長,李振波先後組織攻關、取得過“新型傘兵傘”等15項科研成果,獲得6項軍隊和國防科研進步獎,並圓滿完成10多次重大演習重裝空投及大規模空投試驗的組織任務,9次立功。抗震救災後,他帶領研究所科研人員把改進、創新高空跳傘裝備和手段作為科研攻關重點,研製成功的新傘型即將投入使用,將為提高空降兵部隊高空跳傘能力,全方位履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提供有力支持。
空降引導隊隊長于亞賓:高空跳傘由於空氣稀薄,降落傘的下降速度,通常比我們實際跳傘每秒要增加0.3米。
作為部隊空降引導隊隊長的于亞賓,是目前空降兵部隊高空跳傘訓練的主要教練員,他結合救災跳傘經驗熱心向傘兵們傳授各種高空跳傘技巧。
于亞賓的妻子佘紅梅曾是空降兵女子跳傘隊的一員,有過800多次的跳傘經歷,傘訓任務緊張時,佘紅梅主動來到訓練場客串起丈夫的臨時助手。
空降兵某部情報整編室主任佘紅梅:5月14日,他(跳傘)下去以後沒有任何的消息,也沒有電話,我就只有看電視,每天,經常有時候半夜我睡不著了,我就坐起來我就來看電視,我看看有沒有關於他們的報道。我們平時訓練的的時候,高度是2000米左右,氣象資料等全部是提供好的,而這次跳下去什麼都沒有,非常擔心、非常緊張。
空降小分隊副隊長、空降兵某部引導隊隊長于亞賓:當時我們空降的地區水、電全部中斷,我們帶去的衛星通信設備電池有限,不要把有限的電池浪費在兒女情長和家裏聯絡上,我們主要想把任務完成好,到汶川後通過電臺給家裏報平安了。
空降兵某部情報整編室主任佘紅梅:接到他第一個電話的時候,我覺得我當時眼淚一下就控制不住就流出來了,覺得那會兒是很激動,發自肺腹的,那個心總覺得放下來一點了,沒那麼擔心了。
抗震救災的洗禮,使這對曾經以空中跳傘舉行婚禮、空降兵部隊唯一的傘兵情侶,心貼得更近更緊。
而懷揣著愛人照片跳向災區的士官任濤,更加珍惜對家庭對親人的熱愛,這一年無論走到哪,他都把愛人的照片放在身上。
在15位勇士中還發生了這樣一段地震情緣。心理援助志願者、上海師大應屆畢業生、24歲的上海姑娘侯燕佳,到災區心理救援期間,從電視上看到了傘兵15勇士的事跡。畢業留校工作後,她懷著對英雄的崇拜,慕名找到傘兵李亞軍的安徽老家,向小李父母要到電話,聯絡結識了李亞軍,兩人經過近一年的交往,對災區群眾共同的情感,使他們成了一對相知相戀的情侶。
無畏的勇士把博大的愛無私地獻給災區人民,人民也把他們的摯熱真情獻給最可愛的子弟兵。
災後,傘降小分隊隊長李振波和士官殷遠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15名傘兵勇士中的其它13人都榮立了二等功。
共産黨員、士官劉志保是15名傘兵勇士中第二批8人組中第一個跳向災區的,作為一名偵察兵,他與戰友殷遠、向海波一起,負責災區災情的偵察、蒐集,出色完成了任務。在地震一週年前夕,他被推舉為黨代表出席了空降兵部隊黨代會。
如今,15名傘兵勇士中的軍官王君偉,戰士趙海東、郭龍帥已于去年年底分別轉業、退伍到地方工作,其他12名同志,依然在傘兵的崗位上,把對災區人民的深情轉化為忠於職守的動力,繼續為空降兵事業無私奉獻他們的人生年華。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15位勇士的名字:李振波、于亞賓、劉志寶、殷遠、李亞軍、趙四方、雷志勝、劉文輝、王磊、任濤、李玉山、向海波、王君偉、郭龍帥、趙海東。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