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7日,南京江寧街頭,乞丐徐超掏出5元錢放進募捐箱;當天下午,徐超特意去銀行將討來的零錢換成整錢,將100元塞進募捐箱;5月19日,徐超又送來了339.01元的捐款。
他,一名南京街頭的普通乞丐;他,曾在地震期間捐款三次感動無數國人;他,曾坐著頭等艙作為貴賓出席新加坡華裔商人在震區希望小學的落成典禮,他就是被人親切稱為“義丐”的67歲老乞丐徐超。昨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將徐超接來北京,打算為其安排住處、做體檢並協助其在北京找工作安頓下來。
成名之後依舊行乞
依舊是那身滿是補丁的藍布衣、依舊是那頭淩亂的花白髮、依舊是那張樸實而蒼老的臉,住在北京海淀區某招待所裏的徐超還是一年前的模樣,只是頭髮很久沒理,已經齊肩。徐超所有的行李不過是一個癟癟的深藍色布袋,裏面除了一捧前幾日討來的鋼镚,就只有一沓用塑料袋精心包裹著的報紙。
剛剛見面,徐超就迫不及待拿著登著他照片的報紙給記者看。沒等記者開口,就主動講起當時捐款的情形;出名後被新加坡華裔商人陳永慶邀請去參加江油希望小學落成典禮的經歷等等。語言流暢,思路清晰。坐在白色的床單上,徐超絲毫沒有不自在的感覺,對於招待所裏的一些設施他也操作自如,“已經不是頭一次住賓館了。”徐超聳了聳肩笑著對記者説,“在江油那次住的要高級點兒”。
因汶川地震期間三次捐款,徐超被人親切地稱為“義丐”,然而徐超的生活並沒因此而改變,“成名”後的他又回到街頭乞討。徐超説,好處就是“生意”好點了,人們對自己的態度好點了,有人會主動過來搭話了,他也會不時地掏出報紙,給人講講自己接受採訪的事兒。由於身份證早年就已丟失,徐超乾脆揣著陳永慶給他辦的“貴賓卡”當身份證明,有些不讓行乞的飯店就給他開綠燈。記者看到,這張貴賓卡的背面附著他與陳永慶握手的照片和相關報道,這也是他家當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物件兒。
北漂親往南京接來徐超
徐超不知道的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山東人一直關注著他。昨天上午,這位化名張東的男子帶著徐超抵達北京,在朋友的幫助下將其安頓在海淀區某招待所裏,雖然見面才不過兩天,張東和徐超已無話不談。
張東告訴記者,他一直在網上關注著徐超的動向,卻一直沒有新消息,他認為汶川大地震一週年來臨之際,不能忘記這個曾經感動國人的“義丐”,於是決定親身前往南京尋找徐超,根據南京的網友的線索:徐超仍在江寧金寶大市場附近行乞。前天上午,張東抵達南京,直奔金寶大市場,在的哥的幫助下發現了正在乞討的徐超。張東沒有打擾他,而是偷偷跟在身後,看他是不是個真乞丐。十幾分鐘後,徐超回頭偶然發現了身後的張東,便習慣性地伸出缸子要錢。張東從上衣兜裏掏了兩元,又掏了兩元,將4元錢放在缸子裏,“給了又給,你真是個好人。”徐超也對與張東見面的情形印象深刻。
當張東提出邀請徐超去北京,為他找工作,照顧他生活時,徐超也猶豫了一下,不過看著張東掏出的身份證和工作證,還有他誠懇的表情,徐超答應來京。
他想為徐超換個新形象
由於長年睡在橋洞下,徐超的左腿有風濕和關節炎,走起路來有些跛,左眼有淚腺突出的毛病,今明兩天,張東會帶徐超做個全身檢查。另外,張東還給他準備了一身新衣服,等汶川大地震一週年過了,就帶他去理髮,換個新形象。然而當記者問到只是“北漂一族”的張東對徐超今後北京生活的安排,他卻未列出具體規劃,只是含糊地表示可以為徐超找個工作,有能力為徐超安排食宿,但他一再強調“只要大家都來關注,徐超就有將來。”對於張東給自己的規劃,徐超顯然不太在意,“只要有口飯吃,有個地方睡,有個洗臉的地方就行了。” 葉曉彥 王溦攝
記者手記
三次捐款義舉,幾篇詳盡報道,國人熱切關注,讓徐超的人生有了大轉變,從收入上,從名氣上,從言談舉止上。然而徐超的將來卻令人擔憂。
有媒體曾報道,當地有關部門曾想為他提供工作崗位,有好心人曾想為他提供穩定住所,但由於多種原因,徐超還是回歸了乞丐生活,這回又有人帶他來北京,要許他一個“未來”,這個自己還漂在北京的好心人能堅持多久?徐超又能堅持多久?想起賈平凹先生的小説《高興》裏就有個叫石熱鬧的乞丐,跟著劉高興去挖煤礦賺錢,幹活辛苦不説老闆拖欠工資,自己偷偷就跑出去討了20塊錢,吃了烤肉喝了啤酒還剩下10塊,最後還是放下工人不當跑回街上行乞。我們當然希望徐超不是第二個石熱鬧。葉曉彥
責編:劉立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