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觀察:中國經濟增長呈現“西暖東涼”態勢

 

CCTV.com  2009年04月29日 16: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 題:中國經濟增長呈現“西暖東涼”態勢

  記者 陳亦南 馬述昆

  這個春天,中國經濟增長呈現出“西暖東涼”的態勢。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一季度經濟各項運行指標顯示,對中國東部省市造成強烈衝擊的金融危機似乎沒有阻擋住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

  東部經濟大省廣東省一季度GDP增長5.8%,浙江省為3.4%,低於國家6.1%的平均水平。而西部12省區中,除了甘肅和寧夏,其餘各省或自治區一季度GDP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貴州、陜西等5省經濟增長幅度達到了兩位數,經濟運行總體表現優於東部10省。

  從投資來看,西部地區一季度城鎮投資同比增長46.1%,遠遠領先於東部的19.8%。

  另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工業增加值——也透露出同樣的訊號。一季度,西部地區工業增加值平均增長達11.8%,遠高於5.1%的全國平均值。與之相比,東部地區今年1至3月的工業增加值僅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

  “很明顯,金融危機為縮小東西部差距提供了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他説,西部以內需為依託,在金融危機下受到的衝擊必然小于對外開放程度高的東部地區。相關數據顯示,西部地區在全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不到4%,而東部十省的份額一直保持在90%左右。

  另一方面,西部經濟發展側重國內市場,這個特點正好契合國家為對抗金融危機採取的政策。

  劉勇分析説,應對危機,政府提出了保增長的調控政策,而政策的首要目標就是擴大內需。在目前已實施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基礎設施建設所佔的比重最大。相當一部分資金投入了西部地區的交通設施等工程建設,這些都將為該地區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金融危機也促使西部地區成為東部企業的“避風港”。由於東部勞動力、資源成本不斷上升,企業的利潤受到壓縮,於是産業不得不進行轉移,而西部的成本相對較低,市場廣闊,為承接轉移準備了良好的條件。

  “産業的西移不僅促進了西部産業結構升級,也可以為因金融危機返鄉回西部的農民工提供重新就業的機會。”劉勇説。

  不止東部看好西部市場,外商也更加重視西部發展前景。4月上旬,在西安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吸引了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外商,他們與10萬中國客商一道攜手尋找在中國西部的發展機會。

  據統計,此次“西洽會”共簽訂國內橫向聯合項目合同總投資額3955.65億元,比上屆增長25.3%;內貿合同成交總額達412億元,比上屆增長1.58倍;共簽訂利用外資項目合同總投資額50.08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1.2%,內外合作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外商投資西部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12月底發佈《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産業目錄》。新目錄涉及411條投資類別,比2004年修訂後增加126條,進一步擴大了地區開放的領域和範圍。

  同時,今年是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第十個年頭,這期間西部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優勢産業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劉勇同時表示,儘管西部地區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這一區域是否能夠始終“獨善其身”,又是否能夠以危機為起點,逐步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仍有待觀察。

  中國實行西部大開發政策10年以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西部地區在區域國內生産總值、固定資産投資、對外貿易等重要經濟指標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和東部相比,差距依然明顯。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沿海向內陸地區擴展,西部地區可能會面臨更為明顯的衝擊。

  他説,要實現西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一步加強政策力度,刺激西部地區市場活力;同時放鬆國家資源管制,加快西部優勢産業的市場化進程。

  “經濟發展不必以東西部差距拉大為代價。平衡的區域發展有利於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也有利於緩解區域差距造成的各種矛盾。”他説。

責編:趙德禮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