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小金庫”見不得陽光 為何養得如此肥碩

 

CCTV.com  2009年04月29日 09:5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中央要下決心治理“小金庫”了!

  4月25日,《人民日報》報道,中央治理“小金庫”工作領導小組24日召開會議,決定用三年時間,解決“小金庫”問題。

  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就此問題發文整頓有10余次。可是,問題卻沒能得到根本解決,在一些地方還愈演愈烈,猶如老農民割韭菜,割了老的,長出新的,更嫩。

  “小金庫”由於脫離監督,遠離預算,在一些領導幹部那裏,用起來比在自家抽屜取錢還方便,被當作寶貝。其實,這是個害人不淺的東西。看看被處理的貪官,贓款渠道除了受賄就是挪用“小金庫”資金。前不久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原領導班子被“一鍋端”,就是侵吞了1600萬元的鉅額“小金庫”。

  本來,“小金庫”見不得陽光,應該營養不良,為何養得如此肥碩?為何又野草割不盡,春風吹又生?

  關鍵是有土壤,又缺乏監督!

  一些有權力的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比如學校、醫院等),可以支配的資金主要有兩大塊,一個是預算內資金,另外一個就是“小金庫”。預算內資金,來自財政撥款,每一筆幹什麼,花多少,都要説個明明白白。而“小金庫”就不一樣了,特點是“部門所有、自收自支、自行管理”,幾乎相當於部門的“私房錢”,主要靠行政收費、越權創收、行政罰款、非法截留等,相當一部分是違規甚至違法的。

  “小金庫”的去向,當然是肥水不外流:單位行賄,請客送禮,領導揮霍、髮發“福利”等——所以清理“小金庫”,靠其自查,而不斬草除根,幾乎是讓貓不吃腥。

  “小金庫”有百弊而無一利。其弊端除了常見的敗壞黨紀黨風、滋生腐敗、違法犯罪外,更嚴重的還在於影響了政府職能的轉變,使不少執法部門熱衷罰款、創收,而不是為民執法、服務群眾;自然而然地,一些政府部門的職能異化為部門創收,謀取小集體利益。

  以往治理“小金庫”,為啥成了“割韭菜”?關鍵在於沒有去根!沒有抓住根源,讓臭韭菜的爛根不斷冒芽。

  “小金庫”的特點是“亂”、不見光,其命門也正在於公開透明,納入預算,讓其大白于天下。這次會議也提出,要建立長效機制,在源頭上防止並杜絕“小金庫”問題的發生。

  以往,由於缺乏具有約束力的制度規範,監管不力,處罰疲軟,“小金庫”游離于預算監督之外。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建立起人大對預算超收入的“審批制”,儘快修訂《預算法》,把預算外收入這筆龐大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科學合理的編制預算,讓財政蛋糕更好得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發展經濟。

  深化資金管理制度,建立長效機制,也值得探討。濟南等一些城市成功進行工資發放制度改革,把各部門“小金庫”統一納入財政專戶,充實“大金庫”,市財政利進行統一再分配,在全市實行陽光工資,從源頭上遏制了小金庫,值得借鑒。

責編:劉立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