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艦隊裝備的052C型“海口”號171新型導彈驅逐艦
裝備北海艦隊的最新051C級116艦“石家莊”號
東海艦隊新近入役的054A級530“徐州”號護衛艦,裝備有垂直髮射系統。
南海艦隊
南海艦隊是在中南軍區海軍的基礎上建立的。它是在維護領土主權中唯一的贏得過兩場海戰的艦隊。
1952年第44軍的作戰師併入第54軍後,44軍軍部組成中南軍區海軍。後改名為南海艦隊。
1、西沙之戰
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南越的阮文紹集團企圖乘中國國內鬧“文革”,美國與北越又打得焦頭爛額之際,公然侵佔我國的西沙群島。南越海軍的總噸位雖不比中國海軍強,但我國海軍的大型艦艇都部署在北海艦隊,比之南海艦隊,南越海軍還是有海上優勢。就是在這樣毫無優勢和勝利把握的情況下,一代偉人毛澤東果斷下令“打”。面對南越最大1700噸的護衛艦,南海艦隊迎戰的是架著機槍的漁船和最大噸位只有500噸的獵潛艇。憑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海軍戰士在海上扔開了手榴彈,打得南越海軍抱頭鼠竄,最終收回了永興島、珊瑚島、東島、中建島等七個西沙島嶼。這場以中國勝利告終的海戰,是世界海戰史上小艇打大艦的經典戰例。
2、南沙之戰
七十年代末,隨著對南海海底油氣資源的發現和勘探,南海周邊一個個國家開始提出對南海島嶼的領土主張,那些本來只有漁民或海盜避風遮雨時才光顧的島嶼和島礁,被周邊國家一個個地佔據或劃入自己的版圖,有的還利用外資開發起海底的油氣資源。而此時,我國的版圖雖然南達南海的曾母暗沙,但實際上沒有佔據南沙群島中的任何一個島嶼甚至島礁。中國要建設,要穩定的周邊環境,但也要領土。中國在等待收回這些島嶼時機。一旦有機會中國就要出擊,絕不放棄。1987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會第14次會議決定,由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第74號海洋觀察站。當時中越兩國正在陸地邊界交惡,外交關係降至冰點,在標在中國版圖的島嶼上打一場海仗收回領土,名正言順,完全符合正義。
一場由中國外交部與國防部默契配合,收回被越南佔領的南沙群島島嶼的軍事外交戰拉開了帷幕。
1988年1月21日,以南海艦隊552艦(宜賓號)為旗艦的編隊于1月23日到達南沙群島海域。當編隊行至太平島附近海面時,拉響了汽笛,向駐守在那裏的台灣海軍官兵致意。經國民黨駐太平島守軍的默許,編隊所有艦艇在太平島停住一個星期,補充了淡水和主副食品,並借此了解越軍在各礁盤上的活動情況,尋找登礁和應敵的突破口。1988年1月31日,宜賓艦接到考察永署礁的命令,副導彈水雷長段成清帶領6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署礁。下午4點第一面五星紅旗在永署礁上空高高飄揚。這是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南沙群島的上空。越軍加緊了反擊,伺機進行破壞和搗亂。2月2日,越南海軍171艦隊,125運輸旅派出大批艦船竄到南沙,搶佔我礁盤。戰鬥一觸即發。1988年3月14日,中越兩國海軍在赤瓜礁開戰。越南604船上的機槍首先呼嘯著向我官兵掃射過來,我502艦上的機槍開火,緊接著前主炮射出第一發炮彈,炸飛了敵船上的機槍。敵604船的舷窗口伸出一枚火箭筒,我機槍手一個點射,敵火箭筒退了回去。這時502艦上的37炮、100炮一齊開火,4分鐘後,敵船起火下沉。9時整,中彈13發的越南505登陸艦終於打出了一面白旗。這艘505艦是中國在十四年前的1974年3月無償援助越南的。十四年後,505艦上的菜盤、茶杯、桌椅上還清晰地保留著“中國人民海軍南海艦隊”的字樣。但是,投降用的白布是他們自己的。這次南沙之戰,我南海艦隊在東海艦隊的配合下擊沉越船一艘,擊傷敵船四艘,斃、傷敵60余人。俘虜越軍40多人,其中中校軍官一人。我艦艇輕傷三艘、犧牲6人,傷18人,收回了南沙群島的永署、華陽、東門、南薰、渚碧、赤瓜共6個島礁,填補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實際佔領的空白點。
至那以後,海軍開始重視南海艦隊大型艦艇部署。1994年開始部署核潛艇,1999年將我國目前在役最大噸位,並裝有VLS(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的國産054型導彈驅逐艦167艦(深圳號)配備給南海艦隊。目前,南海艦隊的海上綜合作戰能力已超過南海周邊的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
艦艇裝備
南海艦隊現有艦艇350多艘,其中驅逐艦9艘,護衛艦17艘,核潛艇3艘,常規潛艇21艘。自八十代末以來,南海艦隊的大型艦艇的數量增長很快,已成為三大艦隊中驅、護艦數量最多的艦隊。
北海艦隊
北海艦隊是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中成立最晚的一個艦隊,也是三大艦隊中唯一沒有參加過海戰的艦隊。當東海艦隊、南海艦隊成立時,我國北方最優良的軍港——旅順還在蘇聯海軍的控制之下,要不是毛澤東果斷拒絕赫魯曉夫建立中蘇“聯合艦隊”的建議,恐怕中國海軍的歷史要重寫——至少就不會有北海艦隊。
1959年根據中蘇兩國的協定,蘇聯將旅順軍港交還中國。中國人收回了自鴉片戰爭以來被列強佔據的又一塊土地。1960年在收回的旅順基地和直屬海軍的青島基地的基礎上成立了海軍北海艦隊。至此,解放軍海軍完成了“近海防禦”佈防——將中國海域分為三個防區,利用“一水相通”的地理特徵,建立三個艦隊,平時各司其職,戰時可南北呼應。但由於台灣不在手裏,台灣海峽又是在陸基炮火的覆蓋之下。黃海、東海、南海雖然水相通,由於蔣介石怕大陸三大艦隊“相通”後,對台灣形成夾擊包圍。所以,以炮擊威脅不允許大陸艦艇經過海峽,使南北艦艇無法“相往呼應”。
台灣海峽成了“水相通、人相敵”的死谷。台灣及台灣海峽對中國的重要性,就是因為誰控制它,就是控制了中國的咽喉。
五十年代,第一次從“老大哥”蘇聯買來的4艘驅逐艦全部給了後來屬於北海艦隊的青島海軍基地。1954年10月13日,蘇聯海軍命名為“列什切裏內依”號和“列齊威”號的兩艘驅逐艦到達青島3號碼頭,10月26日,中蘇雙方進行交接簽字儀式和命名授旗儀式。海軍參謀長周希漢宣佈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裏內依”號命名為“鞍山”艦,“列齊威”號命名為“撫順”艦。在青島永安大戲院(現延安劇院),海軍青島基地政委盧仁燦宣讀了中央軍委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大隊正式成立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由此誕生。
1955年6月28日,第二批“列茲基”號和“列考耳特內依”抵達青島並移交中國海軍,海軍將這兩艘驅逐艦分別命名為“長春”號和“太原”號。在七十年代國産053H型護衛艦和051型驅逐艦誕生以前,北海艦隊這四艘買來的驅逐艦是中國海軍最先進、噸位最大的軍艦,是全海軍的精銳。而東海、南海艦隊的主要作戰艦艇還是從國民黨海軍接收的二戰前製造的舊軍艦或國産的魚雷快艇和百噸級的小炮艇。
艦艇裝備
北海艦隊裝備的有“旅滬”級導彈驅逐艦,112艦(哈爾濱號)和113艦(青島號)標準排水量4200噸,柴燃動力55000/8840馬力,航速31節。4座雙聯C801反艦導彈發射架,1座8聯發制“海響尾蛇”防空導彈發射架,1座100毫米雙管發制緊湊主炮,4座37毫米雙管自動防空炮,2座3聯324毫米意大利“白頭”魚雷發射管,2座12聯反潛火箭和深水炸彈。可搭載和停放2架Z-9直升機。
北海艦隊的旗艦是被國外傳媒稱為“中華俄式神盾”115、116兩艘姊妹艦。排水量7000~8000噸,配備SA-N-6(裏夫)艦空導彈系統,能為艦隊提供90千米以外的區域防空保護,是陸基防空火力的延伸。護衛艦包括“江衛Ⅱ”級和“江衛Ⅴ”級等一批先進的國産護衛艦。我國目前唯一的1艘國防動員船“世昌號”(舷號82)和綜合實驗船970號均在北海艦隊,還有大型遠洋綜合補給船北運575(太倉號),遠洋打撈救生船北救121(長興島號)。
東海艦隊
介紹解放軍海軍必須從東海艦隊開始,因為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就是在東海之濱誕生的,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東海艦隊的前身“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省泰州白馬廟成立,張愛萍將軍任首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在命名典禮上,張愛萍在司令艦上授予各艦艇以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的命名狀、軍旗、艦長旗、艦首旗等。
然後,張愛萍健步走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像前,帶領全體水兵莊嚴宣誓:“我們是中國人民的海上武裝,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成長起來。今天,蒙受中央人民政府頒給我們莊嚴的旗幟、光榮的稱號,我們感到無限光榮和責任的重大……我們保衛這光榮的旗幟和稱號,永遠像保衛祖國的尊嚴一樣。”從此解放軍開始有了自己的海軍。
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在北京接見了張愛萍司令員等東海艦隊負責人,併為新成立的海軍題詞:“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海軍,這支海軍要能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地防禦帝國主義的可能的侵略。”
1949年11月8日,在接收的國民黨海軍舊軍艦的基礎上組建了解放軍海軍最早的一支艦艇編隊。
當時獲得命名的戰鬥艦艇有51艘,登陸艦艇52艘,輔助船31艘。命名以艦種分類。護衛艦以有革命歷史的城市如“南昌”、“遵義”等命名;炮艦以具有革命歷史的縣城如“興國”、“瑞金”等命名;掃雷艦以解放區的著名村鎮命名,如“張店”、“棗莊”等;大型坦克登陸艦以革命根據地的山嶺命名,如“井岡山”、“大別山”等。
當時組建海軍主要是為了配合陸軍解放沿海島嶼和台灣島,所以,解放台灣是東海艦隊天然使命,東海艦隊的存在就是為解放台灣準備的。至1951年華東軍區海軍已擁有“長江”、“洛陽”、“南昌”“惠州”等大型軍艦和炮艇、巡邏艇等戰鬥艦艇二十多艘。1955年1月18日華東軍區海軍參加了解放軍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的三軍協同的攻島登陸作戰,配合20軍等登島陸軍部隊一舉解放了一江山島。
1955年9月23日華東海軍正式更名為“東海艦隊”,由陶勇中將出任司令,艦隊司令部駐上海。
東海艦隊成立後,因處台灣海峽前沿,長期擔負在海防前線的戰鬥值班、戰備訓練、護漁護航、巡邏警戒等繁重任務,並與國民黨海軍有過幾次交戰。
1958年9月1日深夜,588艇等幾艘百噸位級的炮艇,在與國民黨海軍的海戰中,一舉擊沉滿載軍需物資的國民黨海軍千噸級的登陸艦“沱江”號。1965年在著名的“崇武”海戰中,588艇再現海上雄風,以準確而猛烈的炮火擊中敵永昌艦指揮臺和油艙,永昌艦繼而在爆炸聲中迅速沉沒,擊傷大型獵潛艇永泰號,寫下了海戰史上小艇打大艦的又一戰例。戰後,周恩來總理、羅瑞卿總參謀長接見了588艇的代表,讚揚他們打得快、打得好。1966年2月3日,588艇獲得國防部授予的“海上猛虎艇”光榮稱號。
艦艇裝備
在我軍的三大艦隊中,東海艦隊的艦艇實力歷來排在北海艦隊之後列第二位。近年由於南海情勢緊張,南海艦隊的實力有所提升,與東海艦隊基本齊平。
東海艦隊現有各類作戰保障艦艇500多艘,是三大艦隊中艦艇數量最多的。其中導彈驅逐艦六艘,導彈護衛艦19艘,常規潛艇26艘,核潛艇兩艘;此外還擁有登陸艦艇、導彈快艇、魚雷快艇、獵潛艇、掃雷艦艇、偵察艦艇等戰鬥艦艇300多艘,以及東運615(豐倉號)、東救302(崇明島號)補給船、救撈船等大中小型保障運輸艦艇170多艘。
軍 聞
責編:張仁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