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含章 作者文集
隨著大型國企2008年年報的集中披露,國企高管薪酬問題又一次引發熱議,一些高管的“天價年薪”成為爭論焦點。
按理説,國企高管該不該拿高薪,本不該有什麼爭議。同是市場參與主體,同樣面臨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高管可以拿高薪,國企的高管怎麼就拿不得?只要薪酬的高低與企業業績相挂鉤,按照業績好,多拿,業績差,少拿、不拿或問責的原則,國企高管拿高薪,合情合理,符合按勞分配原則,符合市場經濟規律。
重視管理要素、重視人力資本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對高管進行薪酬激勵不是中國國企的發明,發達國家早已施行多年,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絕大多數實行的都是薪酬激勵制度。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提出,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因此,對國有企業高管進行薪酬激勵,符合黨的政策,順應世界發展潮流。
現在,國企高管高薪受到了一些批評,這與貧富差距擴大、一些國企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責權利不匹配,出現“窮廟富方丈”等現象有關。同時,中國從平均主義盛行的時代走出還不到30年,“不患寡,患不均”的情結影響依然很深,因此“天價年薪”會吸引眼球,會受到公眾挑剔,不足為奇。特別是拿高薪的還是國有企業管理者,群眾的反響會更強烈。因為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國企是國家的,國企掙了錢應該人人有份,憑什麼高管就可以拿那麼多?高管們的年薪動輒幾百萬、上千萬,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那麼多錢,感到不公平,提出批評意見,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依靠發展來解決,因為國企經營存在問題,就不分青紅皂白將孩子和臟水一起潑掉,不是可取的態度。我們認為,按業績對國企高管進行薪酬激勵,不僅不是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和國企經營管理不善的癥結,恰恰相反,這是一個有利於做大做強國企、利國利民的好制度,必須予以堅持。
歷史證明,靠平均主義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只有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後富,不斷發展經濟,國家才有財力改善人民生活。對國有企業而言,保障工人權利,首先是要保障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只有做大蛋糕,工人的權益才會得到切實保障。
在國企改革前,企業高管與普通工人的工資差距不大。這樣的“大鍋飯”表面公平,但是,卻造成企業效率低下、人浮於事。有的廠長經理收入雖不高,卻想方設法利用手中權力瘋狂肥私,最後的結果是國企倒閉,工人下崗,廠長髮財。兩廂比較,究竟是表面平均、企業虧損、工人發不出工資的“大鍋飯”好,還是收入有差距、企業有發展、工人收入有保障的薪酬激勵制度好,應該不言自明。
高管拿高薪,前提是企業業績增長。以中海油為例,企業高管的年薪雖然從絕對數量上看是“天價”,但企業取得的利潤要遠比高管的年薪多得多。企業發展了,做大做強了,為國家上交的稅收、紅利都會增長,國家就可以用這些錢調節貧富差距,就有更大的財力投入民生事業。這與國企改革前,國企整體鉅額虧損,國家不斷拿財政資金添窟窿、安置下崗分流工人的狀態相比,當然是天壤之別。哪一種狀態更有利於百姓國家利益,不是非常清楚嗎?
在全球化的今天,國有企業不僅要面對國內的競爭,更要參與全球競爭。用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吸引全世界的頂尖人才,是中國國企能否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生存發展的關鍵。現在,許多國企已經聘用了外籍高管,在金融危機後更需要加大吸引海外人才的力度,如果沒有完善合理的國企薪酬激勵制度,這些目標又如何實現?
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佔主體地位的具體體現,能否辦好國有企業事關國家的性質和基礎。從微觀上看,國企高管高薪拉大了企業內部的收入差距,但從宏觀上看,國有企業做大做強了,國家就有了更多的資源致力於改善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更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目前,一些央企的壟斷地位成為某些人反對國企高管高薪的理由。但是,壟斷並不意味著企業管理就沒有難度,過去許多國企也是處於壟斷地位,但是卻常年虧損。我們不能因為存在政策壟斷就否定了一些擁有幾萬員工、資産龐大的國有企業的管理難度。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一些涉及國計民生的行業需要鉅額資金投入,門檻高,先天就具有自然壟斷特徵,不由國有企業壟斷,就由私營企業壟斷。如果國有企業辦不好,由私營企業壟斷的話,普通老百姓還能像今天這樣享受較低的水價、電價、氣價嗎?難道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現的寡頭經濟不值得我們警醒嗎?用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留住人才,辦好國企,怎麼會不利於百姓國家利益呢?
發展才是硬道理。對國企高管薪酬機制的評價,就是要看它是否有利於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是否有利於社會主義公有制主體地位的發揮。而國企改革的實踐,已經給了我們準確的答案。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