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1日報道:公共衛生專家和學者認為只有通過嚴格的立法,並對違反者處以嚴厲懲罰才是能真正創建出一個無煙環境的良方。
這是專家們昨天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中澳煙草控制研討會上發表的觀點;在該研討會上,中澳公共衛生專家和學者研究和討論了兩國在煙草控制方面的成就和挑戰。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鄭頻頻説:“在過去的十年裏,上海在改進城市環境,控制吸煙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抱怨被動吸煙帶來的困擾,原因是目前還有很多公共場所並不屬於本市現有的禁止吸煙規則的場所範圍。”
據了解,上海首次在公共場所實施禁止吸煙的規定起于1994年,並於1997年修訂,其中公共場所只涉及大約10000場所,如醫院,學校,博物館,舞廳,遊戲廳,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商店,室內體育場館以及公共交通場所。
並且企業主如果違反規定,有可能被罰款600至1000元。但吸煙者卻不受懲罰。
一位衛生部門官員表示,“如果新法能擴大其覆蓋面,含蓋本市所有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那麼將有超過100萬的場所是要禁止吸煙的。”
此外,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傅華教授指出,根據目前的規定將公共場所分割為吸煙區、非吸煙區的做法,並不能降低二手煙對市民的危害。
通過對上海市車站吸煙室內空氣微小顆粒濃度的測定結果顯示:吸煙室內微小顆粒濃度是室外的300倍,這對吸煙者自身及相關工作人員都造成了嚴重危害。此外,在距離吸煙室5米遠處測定,空氣中的微小顆粒濃度仍是室外的18倍,空氣質量依舊堪憂。
專家們表示只有通過法律手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建立起一個“完全無煙的環境”。
悉尼大學公共衛生教授Simon Chapman在研討會上表示,如何説服中國政府以及立法機構,加強政府官員以及立法委員對控煙項目的關注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擁有很多的社會資源和社會的支持,如果能夠將我們在控煙研究上的成果提交給政府部門,同時得到媒體和大眾輿論的支持.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控煙運動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的.
根據一項由上海衛生監督機構上個月公佈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企業主表示支持在更大範圍的公共場所限制吸煙的做法,大約58%贊成採取更為“嚴厲”的法律手段進行制裁。
責編:張仁和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