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評論:新增貸款猛增能否滿足真實需求

 

CCTV.com  2009年04月09日 15:2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媒體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説,3月份新增貸款或將達1.87萬億元。

  這個數字或許還不十分精確,但大致是錯不了的,基本沒有超過“會比一月份還要迅猛”的預料。

  3月份的新增貸款數可能是觀察今年大半年經濟走勢的一個重要指標。

  為什麼這樣講?大家都清楚,“五萬億”是今年新增貸款的一個關鍵詞。現在,前三個月的新增貸款加起來已經在4.57億左右,離那個目標核心也就是近在咫尺。

  記得周小川曾在一個會議上面對質疑巧妙回應説,今年新增貸款應該在5萬億元以上,請注意“以上”這個詞。儘管有“以上”這個詞作為政策退身步,但要大幅度超過這個目標恐怕也不現實——如果真能超過6萬億,那為什麼不直接説目標6萬億呢?

  信貸連續三個月呈現爆髮式增長,如果按照傳統理解,勢必增加人們的通脹預期。而現實卻是,我們更擔心通縮的可能。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必須認識到,就銀行而言,增加信貸的行為並不能和願意承擔更多風險畫上等號,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考慮的是銀行都把錢借給了誰?資信良好的大型國有企業顯然是貸款的優質客戶,其次是那些評級優秀的産業龍頭公司。

  事實上,這些公司往往也具備發債能力,根本不缺錢。他們拿到錢無非是再一次回存銀行而已,如果他們的決策者足夠嚴謹的話。那麼不嚴謹的又會如何呢?去做證券投資甚至更具冒險性的事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幾個月的信貸增幅中,票據融資佔據了相當比例。今年一二月份,新增貸款達到1.62萬億元和1.07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分別是6239億元和4870億元,佔當月新增信貸分別達到38%和45%。

  我們知道,票據融資是銀行在當前利潤和風險平衡下的一種現實選擇。不過,票據資産很容易産生乘數效應。銀行簽發匯票的保證金比例在10%~100%之間,如果企業以30%的保證金拿到100%金額的票據,收款企業貼現後再去銀行以100%的保證金比例申請更大金額的票據額度,如此循環,票據融資的規模就很容易“虛增”,並不一定能真實反映宏觀經濟的回暖情況。

  此外,如果銀行對企業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稅發票未加以嚴格審查,就為其簽發無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放大銀行信用。

  從企業看,票據融資一般是中短期貸款,很容易發生企業利用虛假合同套取票據額度的情況。而且,在股市行情轉暖的情況下,鉅額的融資性票據在貼現後還能跑到哪去呢?

  問題來了,如果鉅額新增貸款如果沒有真正投向實體經濟,那麼銀行釋放出去的流動性將去哪?股市或者商品市場,這是否會再一次吹起資産泡沫?

  一方面是巨大的信貸數字,另一方面卻是一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貸款難,資金鏈條緊張依舊的呼聲。那麼可以説,大量的錢仍然沒有貸到應該得到它們的企業中去。

  換句話説,信貸寬鬆的結果在無意中卻造成了整個金融領域內流動性十分充裕的結果,這可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對此,決策者當三思。(張立棟)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