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 題:大方向正確 關鍵在落實——世衛組織總幹事縱論醫改方案
新華社記者江國成
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政策措施近日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世界衛生組織作為聯合國負責國際衛生事務的機構,曾積極為我國醫改建言獻策。8日,記者在北京採訪了長期關注我國醫改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
醫改方案“大方向正確”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醫改應“堅持公平與效率統一,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對此,陳馮富珍深表贊同。
她説,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意見》中一些“以人為本”的改革原則和政策。例如,醫藥衛生事業堅持公益性,更加關注社會公平,重視建立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及時提供公共醫療衛生服務。
她説,這些改革的原則和方向十分重要,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內的眾多學者的支持。“全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社會公平是兩個非同尋常的目標。每個國家和地區都致力於實現這些目標,但畢竟“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只有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才能確保公眾得到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方便、價廉和合格”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讓窮人得到妥善照顧。
加強預防工作有助緩解“看病貴”問題
對《意見》中“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的部分,陳馮富珍表示贊同。
她説:“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多達80%的疾病和生活方式有關係。這些疾病用少量的支出就可以預防。”
她表示,大家不吸煙,不酗酒,合理飲食,經常鍛鍊,就可以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否則,一旦得了這些病,治療費用是相當高的。病人和社會為此付出的開支會很大。因此,世界衛生組織一直鼓勵各成員國加強疾病預防。
她反復要求記者傳遞如下信息:政府在推行醫改,改善人民的就醫條件,公民也應積極參與,不要養成抽煙等不良生活嗜好。基本醫療保險具有互助性質,這些人患病後求醫,不僅自己要多花錢,還會耗用醫保機構的資金,讓社會為他們承擔醫療費用。
“我要為醫護人員説幾句”
她説,中國的醫護人員為社會提供了精湛的服務,值得尊敬。他們在汶川大地震和2003年防治“非典”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現在“醫護人員的收入與他們的教育水平和對社會的貢獻是不匹配的”。
陳馮富珍曾擔任過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部門負責人。“我在香港工作時,香港醫護人員收入不錯。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努力,也很辛苦,他們應該得到體面的報酬”。
當然,“收入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醫護人員還應該得到家庭和社會應有的尊重”。與此同時,醫務工作者必須勤勉工作,體諒病人的痛苦,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她説,中國目前必須妥善解決公立醫院的經費籌措問題,調動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近期重點開展的五項改革相互緊密關聯,必須統籌協調推進,否則,“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將難以解決。
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是好事
醫改文件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社會上一些人士擔心會抬高醫療價格費用的問題。
對此,這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説,沒有適度的市場化,就沒有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她説,香港的經驗表明,重要的不是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是公立醫院、私營部門或非盈利的機構,而是提供這些服務的醫護人員是否合格,他們提供的藥品和診療是否符合標準。政府的作用是制定規則,加強監管,確保服務水平、藥品質量和標準是否合規。
她認為,政府可鼓勵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為支付能力高的患者提供診療以外的特需服務,滿足多層次醫療需求。
中國有能力實現醫改目標
她認為,由於人口的老齡化,人類疾病譜(疾病結構)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看病貴問題,醫改成為世界性難題。美國等許多國家都在推行醫改。
她舉例説,過去,人們常患的傳染病治療費用不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易患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長期用藥,費用往往十分高昂。
在她看來,中國落實改革措施,實現改革目標可能需要較長的過程。中國幅員遼闊,在沿海地區行得通的做法在北方、西部或鄉村一級或許就不起作用。因此,必須從長計議,但總能找到解決辦法,逐步縮小城鄉之間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差距。
陳馮富珍説,任何國家的醫改都是不容易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國的醫改有中央高層的支持,政府大幅度增加投入,只要按部就班地貫徹執行醫改路線圖,“我認為中國有能力找到與中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解決(醫改難題的)辦法”。
責編:閆彬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