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家呼籲:把農村空置的小學改成幼兒園

 

CCTV.com  2009年04月04日 07: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金融危機可能正在使農村幼兒教育,特別是留守兒童學前教育面臨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這是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張秀蘭教授日前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告訴記者的。

  張秀蘭教授此前剛剛完成了“金融危機下的農民工群體”的調研,調研涉及廣東、上海、浙江、河南四省市。作為教育部中長期規劃專家組成員之一,張秀蘭教授在調研中特別關注了長期被忽視的農村幼兒教育問題,然而調研卻發現,金融危機正在給本就貧弱的農村留守兒童學齡前教育雪上加霜。

  我國幼兒教育城鄉差距明顯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的數據,自1987年以來,我國的幼兒園數量基本保持穩定,在園幼兒人數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快速增長後逐漸下降。2001年,幼兒園數量和在園幼兒人數均出現了大幅下降,此後恢復了穩定增長。在園幼兒人數由1978年的787.7萬人增加到2263.85萬人,增長了近3倍;學前3年入園率由11.4%提高到42.5%,也增長了近3倍。“但是即便經過這幾年的恢復,我國不到43%的平均入園率依然較低,保守估計有一半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在總體水平就較低的學齡前兒童入園率中,張秀蘭教授特別提到,城鄉之間的差距十分巨大。據她介紹,2006年,全國城市和縣鎮的學前3年入園率為52%,東部和中部的大城市入園率均在90%以上,而全國農村學前3年入園率平均為35%以下。例如2006年湖南省長沙市的學前3年入園率為74.26%,而該省的新化縣和雙峰縣的學前3年入園率分別為56%和20%,農村地區的入園率明顯低於城市。

  農村幼兒園在辦園質量方面與城市幼兒園的差距更明顯,園長和專任教師的學歷層次、人均校舍面積、人均圖書數量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異,在園長的學歷方面,城市幼兒園有接近80%的院長具有專科或專科以上學歷,而這一比例在農村地區僅為40%左右。至於普通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水平,農村地區以高中畢業生為主,所佔比例超過60%,而城市地區60%的教師具有專科或專科以上學歷。

  張秀蘭還告訴記者,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入,農業稅和各項農村收費基本取消,農村集體和鄉鎮財力更加弱小,無力支持幼兒教育發展。另外,在普及義務教育的過程中,農村重點保障義務教育。在基本普及義務教育之後,各地又興起了普及高中教育或大力擴大高中教育的熱潮。“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育基本被忽視。”

  金融危機讓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形勢更嚴峻

  “農村地區幼兒教育質量不高,其中最讓人揪心的其實是那些跟隨農民工父母流動的流動兒童,還有留在老家的留守兒童。”張秀蘭説,“特別是今年,農民工群體在金融危機下就業形勢嚴峻,這些孩子的學前教育更讓人擔心。”

  我國現行的二元化戶籍管理制度將戶籍與教育挂鉤,兒童在非戶籍所在地入公辦園,要繳納高額的借讀費,甚至名目繁多的贊助費、建園費等。我國存在大量的流動性人口,包括高達1.5億左右的農民工,以及各類在非戶籍地工作的經商人員。根據張秀蘭教授的調查,這些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29歲,他們的子女大多不到7周歲的入學年齡,也就是説,大部分農民工子女正處於應該接受幼兒教育的年齡段。

  他們中如攜帶子女在工作地,就面臨流動兒童入學問題。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個地方政府普遍開始重視流動兒童問題,出臺了一些政策。但是對於流動兒童的幼兒教育問題,則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缺乏相應政策。對於無力承擔高昂的借讀費,而將幼兒留在家鄉農村由父母或親戚等照看的留守兒童,則因為代理監護人或缺乏正確的育兒觀,或因為不是自己的孩子而疏于照料和教育,致使多數留守幼兒得不到良好的成長環境和適宜的幼兒教育,面臨早期教育缺失問題。

  “我去年在貴州一個地方調研的時候,就碰到5歲的孩子還不會説話,因為爺爺奶奶是聾啞人。”張秀蘭説,“這告訴我們,留守兒童的幼兒教育問題,已經成為嚴重影響社會公平的因素。”

  可積極推進“校改園工程”

  張秀蘭教授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決面臨惡化的農村幼兒教育問題,首先需要政府增加投資,而這種投資不但有利於這些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有利於千千萬萬家庭的穩定,更是對祖國未來的投資,是讓本來已經偏離社會的這個群體回歸社會的投資。

  據張秀蘭教授介紹,我國對於幼兒教育的投入太低。2005年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中,幼兒園支出比例僅佔全部教育經費的1.36%、佔GDP的0.03%,“國際上一般佔GDP的0.5%左右,相當於我們的16.7倍”。全國平均水平如此,農村地區的水平就更差了。

  張秀蘭教授建議,可以繼續推進“校改園工程”。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近幾年隨著農村地區小學並校,全國每年小學減少的數量超過3萬所,把其中的1/3用來改建幼兒園,全國每年可新增10000所農村幼兒園。“以每個幼兒園的規模為200個兒童、一般需要配備10名教師計算,一所校改園的資金投入(包括校舍改造、戶外設施及圖書、玩教具配備、人力成本)大約20萬元,也就是説,每年國家投入20億元,將可改造1萬所小學校舍為幼兒園,能解決200萬農村兒童的幼兒教育問題,還可提供至少10萬個農村幼兒教師的工作崗位。”

  “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是一種人力資源投資,也是一種社會投資,科學研究認為,兒童6周歲前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其在語言溝通能力、與人共處的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各方面都將會遇到問題,如果我們現在不注重農村留守兒童的學前教育,那麼日後出現各種社會問題的可能性就很大,而花費在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上的投入,可能是現在改建10000所幼兒園投入的幾倍、幾十倍。”張秀蘭教授説,“一個特別突出的例子就是,這種投入再配合現有的義務教育,將極有可能幫助這個兒童群體切斷與其父輩的代際貧困鏈條,從而大大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本報記者 滕興才)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