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姚潤豐)中國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就開展三峽工程後續工作的歷史背景、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
盧純表示,開展三峽工程後續工作及其規劃編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於:妥善處理三峽工程運行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三峽工程的需要;實現百萬移民安穩致富;構建三峽工程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健全工程運行管理體制;拓展工程巨大綜合效益;促進庫區及中下游影響區經濟結構調整。
據介紹,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範圍,按地域分為三峽庫區和長江中下游影響區。三峽庫區是指水庫淹沒及工程建設涉及的湖北省、重慶市的20個區縣;長江中下游影響區是指三峽工程建成後,由於水文條件變化對長江中下游幹流兩岸、洞庭湖區和鄱陽湖區、河口區可能造成影響的區域。規劃基準年為2010年,規划水平年為2020年。
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和庫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庫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三峽工程對長江中下游影響處理規劃、綜合監測系統建設與完善規劃、三峽工程運行管理體制與能力建設規劃以及三峽水庫綜合調度與綜合效益拓展等專題研究等內容。
盧純指出,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編制要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好以下七方面關係:國家扶持與地方自力更生的關係;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移民安穩致富與生態環境保護、地質影響的關係;樞紐工程與庫區的關係;庫區與上遊、中下游的關係;後續工作綜合規劃與各專項規劃的關係;政府引導與市場配置資源、群眾參與的關係。
他表示,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在移民安穩致富及庫區發展方面,建立促進庫區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完成庫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轉型,全面解決移民安穩致富問題。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庫區幹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支流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消落區具有正常的生態功能;水庫生態屏障區和庫區生態系統整體服務功能基本形成,人類活動控制在生態保護區環境容量之內;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在防災減災方面,建立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長效機制,落實庫區防災減災保安措施,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問題對庫區人民生命財産危害和經濟運行的不利影響,保障水庫運行安全。在三峽工程運行管理方面,加強管理能力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庫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系統,保障三峽工程綜合效益持續發揮等。
三峽工程自1992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興建三峽工程決議以來,歷經近17年的建設,目前已處於工程掃尾階段。三峽樞紐工程、輸變電工程、移民工程建設進度總體提前。截至去年底,三峽工程累計完成動態投資1815億元,佔國家批准概算的91%。盧純説,預計整個工程投資可控制在國家批准的概算之內。
目前,《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已基本完成。規劃編制工作總的進度安排是,3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完成《三峽工程後續工作規劃綱要》,全面啟動規劃編制工作;9月底以前完成各專項規劃編制;10月底以前完成各專項規劃的諮詢評估,並進行匯總;11月份報國務院審批。
責編:趙德禮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