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6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名譽院長劉吉教授撰文稱,解決中國低、無收入弱勢群體住房問題的唯一正確的辦法是政府造公益房,廉價出租。
文章説,有了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自然無存在價值。這種廉租房應該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這就是計劃經濟年代一般職工分配住的福利房。福利房的經驗和教訓都值得吸取。
一是廉租房必須以滿足人道主義最低要求為建設原則,或可包含過去福利房的“筒子樓”,總之,必須與一般商品房的生活質量拉開距離,這才符合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公平原則。否則,遲早會落入西方“福利社會”的陷阱,助長“養懶漢”的歪風。同時,唯有“筒子樓”式的簡易住房才自然保證了進住廉租房的必然是低無收入的弱勢群體,而無須官方批准,為腐敗提供空間。
二是房租必須十分低廉,以保證確實低無收入的弱勢群體居住。實在付不起,也可拖欠,甚至免租,國家制定法規,由居民自治審議監督。
三是在任何情況,廉租房禁止買賣、進入商品市場,以免擾亂房市,也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租。
四是當低無收入群眾經濟情況改善時,一般會自動轉入按揭商品房,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社會體面。當他們有了按揭房時,國家立即收回廉租房。
五是廉租房應分散建設,不宜建設廉租小區,集中成“貧民窟”,徒然增加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廉租房建設在工廠或商品房小區附近,以利於低無收入弱勢群體尋找工作和減少交通費用。
責編:趙德禮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