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訪視
撰文/本報記者 何會文 通訊員 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 姚文生 賈津生
2008年,本市河西區開展了一場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記者通過連續多日的深入採訪,親身感受社區群眾對這項改革的歡迎和首肯。通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這項以建立科學、高效的社區服務補償機制和優質、方便、安全、價廉的服務機制,體現公共衛生服務的公益性為主體內容的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從單純注重醫療衛生服務,到注重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雙重服務的轉變;實現了從重視患者,到重視全人群,“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轉變;實現了從患者為創收對象的趨利醫療行為,到以保障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的數量和質量得到政府合理補償的轉變;實現了群眾從看病貴、看病難,到初步得到優質、方便、安全、價廉的社區衛生服務的轉變。
建立合理補償制度
遏制衛生機構單純趨利行為
1
在河西區政府大樓,設有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2007年10月,為適應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需要,河西區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成立了這個為獨立法人的事業單位,對全區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組織實施、統一工作管理、統一各項考核、統一崗位設置、統一藥品採購、統一財務收支。具體組織實施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劃,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工作實施績效考核,負責社區衛生服務藥品、醫用材料的集中統一管理配送等工作,實行統一財務核算,做到收支分離,逐步解決政事不分、管辦不分的問題,進一步理順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關係。
該區規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入全部上交,管理中心根據其指出項目、服務數量和質量進行補償,包括基礎性投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償、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償、在職人員經費補償等專項投入。
該區還改革人員聘任、收入分配、考核監督辦法,按照每萬人口配備5名全科醫師、5名全科護士、1名公衛醫師的標準,依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和工作需要設置工作崗位,崗位和崗薪相結合,實行公開招聘、合同聘用、崗位公示、競爭上崗的全員聘任制。建立以服務數量和服務質量為基礎,以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為主要內容的分配製度。同時,強化社會監督,健全服務信息公示和服務投訴處理制度,建立兩級考核與第三方聯動考核機制,委託社會“第三方”組織,進行社區居民綜合滿意度測評,以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為考核依據,將考核結果與經費補償挂鉤,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有效遏制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單純趨利行為。
減輕群眾看病負擔
強化社區衛生服務公益性
2
在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河西區為減輕群眾看病負擔,連年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投入力度,強化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
市衛生局提出,各區縣按照每萬服務人口不低於10萬元的標準,由政府出資提供社區衛生診斷、慢性病篩查和管理、婦女兒童保健等18項公益性衛生服務項目。河西區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萬服務人口30萬元,2008年又增加了老年人健康查體、關愛老年人入戶訪視、困難群眾健康保健和冠心病篩查4個項目,使公益性衛生服務項目達到22項,社區衛生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目前,全區已建立健康檔案83133份,老年人查體40830人次,開展健康教育講座260次。
河西區以陳塘莊街、馬場街、友誼路街等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試點,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按成本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首批遴選508種藥品、694個品規列入社區衛生服務基本用藥目錄,通過招投標、價格談判、集中採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按成本價向就醫患者收費。區監察局、審計局、財政局、物價局等部門對藥品集中統一管理、零差率銷售實行全程式監督。據統計,2008年前10個月,試點醫院藥品價格同比降低了27.94%,藥品零差率銷售利潤全部由區財政補助。同時,均次診療費用由141.25元降到104.35元,均次處方金額由166.97元降到97.35元,患者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看病的人次增多了,門診人次較上年同期增長20.56%。2008年以來,通過實行藥品集中管理、統一配送,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銷售累計讓利達2048萬元。今年,藥品零差率銷售在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推廣。
完善衛生基礎設施
打造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
3
河西區以衛生資源的形態規劃、功能規劃、人才規劃為重點,整合區域衛生資源,完善社區衛生基礎設施。2008年以來,全區已投入5600萬元,用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改擴建、標準化建設和設備配置更新。目前,全區已建立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並與市醫保中心全部聯網,社區衛生服務日益規範化。到2010年,將累計投入3.5億元,使全區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服務站達到80個,居民步行不超過15分鐘就可到達一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河西區還將優質衛生資源向社區下沉轉移,進一步滿足居民群眾的衛生需求。一方面,對轄區內4家二級醫院分步實施結構改造,功能調整,整體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另一方面,與轄區三級醫院和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簽訂支援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協議,聘請54名三級醫院專家定期到社區應診,7家三級醫院按照屬地為主、就近支援的原則,分別對口支援2至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專家坐診查房、社區健康教育、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指導等方面的任務。同時,與7家三級醫院建立雙向轉診制度,為轉回社區的康復期病人提供跟蹤服務,滿足基本醫療首診在社區、康復治療回社區的實際需要。
河西區社區衛生服務綜合配套改革實施以來,取得了初步成功。調查顯示,居民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滿意率達到94.5%。
群眾算賬讚醫改
看病方便又實惠
這是家住陳塘莊街四季馨園居民尹福生2009年1月7日給陳塘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寫的一封感謝信。他在信中用自己的親身感受算了一筆賬:
2004年我由河東區搬入河西區陳塘莊街四季馨園居住,我患糖尿病15年了,一直在三級甲等醫院看病,正常情況下每月醫藥費1800元左右,每年2萬餘元——“看病貴”。每次掛號、看病、檢查、交費、取藥都需要半天時間,再加上往來路途,最讓我頭痛的是每次都需要兒女輪流請假陪同,耽誤他們的工作,因此每月看病成了我最大的難題——“看病難”。
陳塘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綜合配套改革幫我解決了難題,社區大夫定期到家裏看望我,給我制定健康計劃,進行用藥和生活指導,定期免費查體;藥品零差率、醫保刷卡、社區醫院的便利解決了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我在社區內生活、健康有保障。
我初步計算了一下2008年我在社區醫院享受到的實惠:
1. 看病節約兒女陪同看病時間24天,使他們能安心工作,不必時刻為老爸身體擔心,因為有社區醫生和社區醫院。
2. 節約往來“的”費806.4元。
3. 節約掛號費160.8元。
4. 每天使用的胰島素、拜糖平、丹參滴丸、血塞通等藥物費用節約3146.4元。
回顧30年來的經歷,我感覺過去看病貴、看病難、報銷更難的問題,在社區醫院都解決了,希望堅持基本醫療衛生改革,堅持藥品零差率價格,實施大醫院確診、社區醫院取藥、治療雙向互動。再次感謝陳塘莊醫院一年來對我的照顧和關愛。
所以我説社區衛生服務好,看病方便又實惠。
採訪見聞
構建公共衛生基本醫療“雙重網底”
——訪友誼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河西區友誼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落于居民文化層次較高的商業繁華的居民區內。在全區進行的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過程中,本來就走在區內衛生系統前列的友誼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友誼醫院),借助改革更增添了活力。記者走進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的友誼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立刻被眼前這座外觀清新、雅致,內部整潔、明亮,科室功能齊全,醫療設備先進的大樓吸引住了。
在服務中心有關醫生的陪同下,記者上上下下,前前後後,裏裏外外參觀一遍。投入200多萬元裝修改造後的友誼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貌一新,主樓是基本醫療區,對面院內平房是公共衛生區。經過調整的中心設有全科診室、中醫診室等臨床診室,預防接種室、婦幼保健室、健康教育室等預防保健室,檢驗室、B超室等醫技科室。功能更合理,醫診條件更規範。工作區與病人區分開,防止交叉感染。就診區為保護病人隱私增加了隔簾。門診大廳設有電子顯示屏、導診臺、中心網絡示意圖、便民服務措施條例等設施。嶄新的醫療設施、就診環境及醫護人員和藹的態度,讓每一個來此就醫者都感到舒適、溫馨、放心。
過去,附近居民群眾有病才到醫院來。如今,友誼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了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引得那些沒病的中老年居民群眾也經常到中心來聽課,了解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知識。該中心負責人陳桂珍告訴記者,他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為轄區7萬多居民按成本提供基本醫療和免費的22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充分發揮“雙重網底”作用,特別是2008年實行了社區常用藥零差率銷售,進一步降低了患者就醫負擔,讓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衛生服務。如今中心門診量比綜合配套改革一年前增加了25%。
實現醫護人員與就醫患者互惠受益
——訪陳塘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陳塘莊街是一個擁有6萬多人口的老居民區,相對市中心來説,這裡地理位置較偏,居民中低生活水平者較多。陳塘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雖然硬體設施沒有友誼路街水平高,但是經過一年多的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同樣煥發出勃勃生機,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和高度稱讚。
在簡樸的會議室裏,陳塘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郭院長頗為感慨地告訴記者,最初搞改革時,許多醫護人員想不通,覺得老辦法挺好,這麼一個陳舊的小醫院每天能保持萬元收入,三四十人門診量就不錯了。實行醫藥分開政府補貼的新政,萬一補貼錢不到位,影響職工收入和情緒怎麼辦。但既然是全區統一實行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他們也不好硬頂著不幹,只好試一試再説。
沒過半年,陳塘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就嘗到甜頭:醫護人員不用再為追求效益想方設法向病人推銷藥品了,只要考慮如何為病人看好病,提高服務質量,贏得病人滿意就行了。每月通過社區居民綜合滿意度測評,將考核結果與職工資金、經費補償挂鉤,充分調動了醫護人員積極性,有效遏制了以往單純趨利行為。如今,門診量大幅上升,每天達幾百人,收入達10多萬元。區政府將藥品零差價15%的利潤全額撥付到位。醫護人員依靠服務質量確保獎金提高50%,平均達到3000元,最高者達5000多元。同時,社區居民也不再受藥品價格虛高之苦,降低了醫療費用,又享受到優質服務。可以説,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讓醫護人員與就醫患者互惠受益,實現了政府、醫院職工、社區群眾三滿意的目標。
記者問:“假如讓陳塘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退回到綜合配套改革之前的做法會怎樣?”
郭院長哈哈大笑著直搖頭:“那可不行,醫院職工和社區群眾會一百個不答應的!”
百姓心聲
到衛生服務站看病方便省錢
——訪友誼路街誼景村居民呂大娘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河西區友誼路街誼景村衛生服務站。乾淨整潔的室內靜悄悄的,只有一位值班年輕女醫生和兩位坐在沙發上輸液的病人。墻上挂著統一印製的免費服務表格和常用收費價目。這位姓杜的醫生告訴記者,平時上午看病的人很多,忙極了,這不到吃午飯的時候了,病人才少了。記者想找一位社區群眾了解一下他們對衛生醫療改革的看法,杜醫生看到一位外出買東西的大娘正巧從門前路過便叫住她。聽説是記者想聽聽群眾對社區衛生站的評價,這位63歲的呂夏榮大娘提著菜籃子進屋高興地與記者攀談起來。
我在麗園裏小區住了14年了,算是個老住戶了。以前這裡沒有衛生服務站,小區的老人們有個頭疼腦熱的找醫生,必須到大醫院去不可,路遠,人多,費用又高,都是些常見老年病,不看吧不行,看吧又划不來。2008年,社區在家門口建起衛生服務站,您看這裡環境好,價格便宜,人又熱情,給我們帶來大實惠了。衛生服務站的醫生不僅給我們看病,還給我們講醫療衛生知識,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注意吃些什麼呀。以前我也不愛體檢。現在聽了醫生的講解,就注意預防了,也按時參加體檢了。一年兩次免費查體,都是服務站的醫生提前往家裏打電話通知,服務可週到了。我雖然有退休金,但不是很高,很希望看病降低費用。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不僅省錢,還可以使用醫療卡,不用現金,結算很方便。
記者手記
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已成老大難問題。近幾年,人們經常聽到這樣那樣的醫療改革或是藥品降價信息,但最後都是過眼雲煙,不了了之,沒讓百姓得到多少實惠。河西區去年開始實施的一場社區衛生服務綜合配套改革卻著實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其成功秘訣在於綜合配套改革方案有一套完整合理的措施,徹底打破舊的醫療衛生服務制度,切斷了衛生服務機構和人員不合理的趨利行為,建立了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社區衛生服務新型運行機制,通過政府補償使藥價降至成本,使22項醫療項目免費服務,群眾由此獲得了真正的實惠,醫護人員也同時獲得更多獎金。讓人感動的是河西區社區衛生服務綜合配套改革帶來的實惠,不僅讓本區百姓受益,甚至鄰區的群眾聞訊也跑到河西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看病、拿藥。事實説明,過去那種單純靠行政命令降藥價的做法,聽著好聽,到頭來也只能畫餅充饑。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關鍵是要醫患雙方在改革中實現共同受益,才能確保新的衛生服務制度持續發展下去。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