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市將農業局、林業局搬到同一幢小樓集中辦公。近日,這兩個單位空出來的機關大院,由該市財政局進行公開拍賣。
在株洲,一個機關建一個院子,甚至機關大院之間互相攀比,越建越豪華,這種讓老百姓為之側目的鋪張浪費現象將成為歷史。通過“存量整合”、“統建統用”的辦法,株洲市對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實行“集中辦公”,厲行節約,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3月上旬,該市已有50個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辦公,節約財政建設資金近1.5億元。
株洲市1992年開始開發河西新區後,陸續有單位從河東搬遷到河西新區,建起了辦公樓。一時間,相當一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也紛紛向市政府寫報告,要求新建機關院子。株洲市委、市政府調研後決定:不單獨建房,對已有辦公樓進行“存量整合”,集中利用辦公用房,人均辦公用房建築面積不超過30平方米(含輔助用房),並明確由市財政局組織實施。建於1997年的鼎誠大廈,高19層,原僅4個單位辦公,很多樓層閒置,2004年,株洲市政府辦&&改造、更名,組織入駐了市司法局、新聞出版局、文化局等14家行政事業單位。同時,對部分單位新建的辦公樓實行“統建統用”。財經大樓原是市財政局&&建設的機關院子,2007年落成後,市財政局主動提出:辦公用房較寬鬆,申請整合使用,市金融證券辦、市國有資産經營公司、市國資辦隨即搬入。今年年初,株洲市又叫停了市商務局機關大樓建設,明確要求“統建統用、集中辦公”。
株洲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説,這種集中辦公的模式,節約了大量的建設資金。在鼎誠大廈、團結大院辦公用房調整前,有6個單位向市政府提出新建辦公樓的計劃,按每個單位新建一棟辦公大樓計算,共需資金約8000萬元,而鼎誠大廈、團結大院改造只用了1850萬元,直接節約建設成本近6150萬元。迄今為止,株洲市已有50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集中辦公,節約建設成本近1.5億元。
集中辦公也方便了群眾。鼎誠大廈集中了14家行政事業單位,其中包括新聞出版局、文化局等單位,這讓專門跑文化條線的株洲日報社記者朱潔感到很方便,她説:“以前到新聞出版局、文化局採訪同一個事情,要跑兩處,現在好了,到鼎誠大廈去一趟就行了。”
株洲市對集中辦公後空出的機關院子,由市財政局資産管理處統一接收,統一處置,共接收機關大院8處,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株洲市財政局統一實行公開拍賣,收益3.2億元,全部納入財政專戶。(記者王偉健、周立耘)
責編:劉立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