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公共租賃住房的概念。中國建設部也表示,已經在北京、天津、深圳和廈門進行試點。記者近日在廈門市進行調查採訪了解到,整個廈門市目前已有近2500戶市民入住公共租賃住房,當地也稱這種住房叫保障性租賃房。來看記者的報道。
廈門思明區的汪秀娟前不久搬進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租賃房。由於全家年收入超過了3萬元,既不符合申請廉租房的條件,但又買不起住房,一家4口長期擠在42平米的單位宿舍裏。去年3月,汪秀娟申請社會保障性租賃房,半年後一家人就住進了75平方米的新房子。
像汪秀娟這樣入住保障性租賃房的目前廈門已有2433戶。 按照廈門政府要求,當地公共性租賃住房的面積一般為70平方米左右,住戶自己按每月每平方米17.6元的價格通過銀行向市公共房屋管理中心繳納房租。但是,這些房租的七成隨後會返還給住戶。 這些保障性住房是由政府出資建設,租住的家庭或個人只要滿足租賃條件可長久租住,但不可轉租他人。當租住戶的年收入高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條件時,住戶可以選擇搬出或租金全部由自己繳納。
責編: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