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利辛縣永興鎮雙龍村村民李甲在乾旱的麥地上展示經澆灌後存活下來的麥苗(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彭小嬋)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全國15個省、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特別是河北、山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陜西、甘肅八省冬麥區受旱面積佔到全國的96%,受旱程度嚴重,網民對此高度關注,紛紛通過論壇、博客、新聞留言板等互動平臺為旱區抗旱工作獻計獻策。截止記者發稿前,新華網網民相關留言多達近萬條,為抗旱救災提出了一些具有啟發性和借鑒性的意見、建議。
為旱區降雨創造條件 調水緩解旱情
網友“飛雲在天”發帖説,國家糧食主産地的乾旱,需要全國的支持。一定要用好有限的雲水資源,為乾旱的地方降雨創造條件。
不少網友建議加大人工增雨作業。網友“江南小文曹”表示,“加強與升級人工降雨技術,使其能快速及大量解決乾旱區域燃眉之急。”
還有網友認為通過下調黃河上游水,甚至北調長江水,保證受旱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是目前比較有效的辦法之一。
網友“lao1000”倡議説:“建議所有進京和旱區的火車都自帶供水車廂,不用到旱區加水。最好還能為旱區運水,以解燃眉之急。”
加強農業災害預報和基礎設施建設
網友“欽明”表示:北方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稀少,並且大量集中在雨季短暫的幾天,雨水來的又快又急,常常造成水澇。建議在各個低窪地區建立蓄水池,並以用水管連接到各地農田,當作灌溉用水;同時在水量充沛的重要河川,興建大型蓄水池,在汛期來臨時大量儲水,以一個蓄水池接一個蓄水池輸送的方式,從長江、淮河一路南水北調。這樣一方面儲存雨水,一方面南水北調,既解決了沿途灌溉用水問題,又能將水源輸送至北方缺水地區。
“農業自然災害是週期性的,旱災也是週期性的,根本解決辦法一是發展水利事業。不能天旱時想起來水利了天澇時忘記了,要堅持不懈。二是加強農業自然災害的預報,提高應急反應的能力和速度。比如旱災,只要提前預報了,抗旱的措施還是比較多的,問題是預報晚了,有些抗旱措施就錯失機遇。”網友“我愛新華1230”説。
科技抗旱,實現事半功倍
許多網友建議大力應用科學技術,通過科技抗旱,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新華網友表示:“從電視上看還是大水漫灌田地的多,節水的噴灌技術普及還不夠。”
網友“程遠”推薦了自己曾實踐過的一個節水灌溉法。他説:我曾給農友做了一些水龍帶,據説節水灌溉效果還不錯。我做的水龍帶很簡單,是雙層結構,裏層是塑料薄膜,作用是防滲漏;外層是塑料編織袋,承受一定的壓力。管道漏水時,換裏面的塑料薄膜即可。現在回想起來,這個方案還是有用的。現在的中距離輸水主要還是要靠渠道,大口徑地下埋管的水管造價依然很高,尤其西北地區還不能完全接納。這種水龍帶製造簡單,成本低,作為中長距離輸水還是有價值的。缺點是在冰凍期到來之前要捲起來存放。
有網友建議説,把地塊以米為單位分成幹壟,每壟中間挖一個小池子,用農膜鋪設底部及四壁,然後再填上土。這種池子既可起到蓄水作用,又可防止雨水滲漏。
“可以在田裏蒙上塑料薄膜,利用晝夜溫差産生的水份抗旱。”網友“Hlm.wxf”建議。
責編:高松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