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圖説三十年]那年代 沒有數碼相機

 

CCTV.com  2008年12月28日 07: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專題:新聞頻道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特別節目

進入[朝聞天下]>>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今天我們來説照像。中國人喜歡照相,現在,隨便在什麼場合,都能看到人們拿著各種各樣的數碼相機、攝像機,會照像的手機拍個沒完,而在30年前,照像是件高消費的事情,家裏人拍個合影,得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這幅照片,是2007年留下的,南京的一批老照相師和老顧客再相聚,老師傅用老式的海鷗牌照相座機給顧客拍照。(點大)大家看師傅手中,這是一個膠片盒子,每拍一張,就得換這麼一個盒子,紅布用來遮光,而且這種相機大多只能拍攝黑白照片,對於燈光的要求也很高,現在不容易看到這樣的情景了。

    用這樣的機器,膠片很珍貴,拍一張照片通常只能有一次機會,這對攝影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像現在,攝影師會拍好多樣片,顧客可以隨便選。老師傅右手拿的,一個皮囊樣的東西,其實是照相機的快門,經驗豐富的攝影師會細心觀察,然後會不失時機地捏一下皮球,就算拍上了。那時,人們都對這玩意感到很神奇,形象地把這種照像稱作“捏影”。

    改革開放初期,國營照相館大多使用這樣的座機,這是上世紀70年代末,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的中國照相館,當年,中國照相館這個響亮的字號聞名中外,門前常常會看到,一大早就有幾百人在這裡排隊等候照像,但每天只發放200個號,如果拍四張黑白照片,大概需要100多塊錢,那是很多職工三四個月的工資。

    這幅照片拍攝于1985年11月,很多國內遊客在黃山觀看西海日落的景象,仔細看看,幾乎所有遊客都在靜靜地觀賞,而只有兩個人在擺弄著手中的照相機拍風景,(點大)看左邊這位,應該是一架“海鷗120”照相機,拍攝起來要從上面取景,一個黑白膠卷能拍攝十幾張照片。

    這種120型相機,現在已經不多見了,但在上世紀80年代,是個稀罕物。至少要花掉兩個月的工資,而且還不容易買到。如果誰家擁有這麼一台照相機,那感覺決不亞於現在擁有一部豪華私家車。

    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天安門廣場。這樣的場景,大家最熟悉不過了。天安門城樓前的照片,是那個年代大家共同的回憶。

    當時,沒有多少人自己帶著相機去拍照,所以,天安門廣場就出現了專門為遊客照相的攤檔,明碼標價。這照片沖洗出來需要一段時間,外地人拍完後,只能先回家等著,大概一個星期後,照片連同底片才寄到顧客的家裏。

    再後來,政策寬鬆了,專門從事照像的個體戶出現了,這些個體戶機動靈活,像這個攤主,隨身帶著相框,裏面是各種各樣的示範照片,誰想拍什麼背景、全身半身,都可以按圖索驥,選擇餘地更大了。

    再來看一些過去人們留下的照片。那時,大家重視拍照這事兒,甚至搞的像個儀式。無論孩子還是老人,一定會規規矩矩或站或坐,認真地聽從攝影師的擺布,而最常聽到的話是:坐好別動,別眨眼,笑一笑……不過,通常這樣的指令發出之後,被拍攝者的表情就更嚴肅了。

    雖然物質條件還不允許,但人們還是想方設法,讓自己的黑白照片變得富有色彩。於是,照相館推出了所謂的“彩色照相”,也就是在黑白照上手工上色。價格要貴上好幾倍,而且要一個多月才能拿到。據説,那時有手巧的年輕人,就自己動手繪製彩色照片,先要給照片上塗抹一層牙膏,然後細細地上色,挺出彩的。

    時間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讓越來越多的新事物進入中國,彩色膠卷的出現,讓照片從黑白變得色彩斑斕。各種畫冊裏的明星,則成了愛美女性模倣的榜樣,明星們白皙無瑕的膚質讓女性艷羨不已,後來才知道,完全可以通過暗房加工實現。一時間,“朦朧照”開始流行,要“拍出來就和明星一樣美”。

    那時,攝影師們為拍出“朦朧照”的效果,也費了不少心思,有在鏡頭前涂上一層薄薄的凡士林,或在上面蒙上一層絲襪,再配合上合適的燈光,還別説,效果還確實不錯。

    這是一位觀眾朋友給我們寄來的,是他們家1983年的全家福,可以看到,那時的照相館也有了很大變化,攝影棚裏不再是單調的灰背景,背景裝飾有了居家的氣氛,當年,家庭電話還很新鮮,懂得人們心思的攝影師,就把電話也擺在那裏做道具。

    這是1980年北京的北海公園。那時快速衝卷的技術引得公園裏到處都是雙手提著未幹膠卷的青年男女,人們提著膠卷,看著未幹的底片,急於擴印的情景宛如一道道風景。

    那時,已經有了國産的樂凱彩色膠卷,價錢比進口的柯達、富士要便宜一半,街頭也出現好多彩照衝擴點,生意非常火,快的話,一天時間就能拿到自己的照片了。

    不過,這種情況持續沒幾年,街頭照像攤的生意就逐漸冷清了。因為人們開始熟悉一種叫“傻瓜”的相機,即使沒學過攝影的人,只要快門一按。關鍵是“傻瓜”還價廉物美,介紹如何使用傻瓜相機的書籍還非常的暢銷。從這個時候起,相機成了很多普通家庭日常娛樂休閒必備的工具之一。

    這是1998年我國自行研製成功的第一台數碼相機──“海鷗DC-33”。上世紀90年代末,數碼概念出現,數碼相機迅速流行起來,一張小小磁卡,竟然能代替幾十個膠卷,而且沖印店成本不斷降低。

    現在,人們買相機,關心的是像素上沒上千萬,機身、鏡頭是不是防抖,品牌是不是夠名牌,相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而機身變得越來越精緻,像這樣的情景,隨便哪個景點,就再尋常不過了。

    很多照像器材商店裏,過去的“傻瓜”相機,彩色膠卷,已經逐漸淡出櫃臺,少數的膠片相機,成為攝影發燒友的利器,過去的雙鏡頭照相機,也成了收藏市場的寵愛。杭州這位老先生,一共收藏了1100多臺照相機。

    方寸之間有回憶,老照片讓我們品味到了當年的流行與時尚,照相機這樣的電子消費産品的更新換代,讓人們體會到的是時代之變、生活之變。

責編:魏宇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