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際時訊):在現代社會,石油已經與經濟密切相關。當經濟蓬勃向上的時候,對石油需求增加,油價飆升,當經濟開始回落的時候,依然居高不下的油價只能對經濟起著雪上加霜的作用,導致西方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境地。伴隨2008年油價曲線的,是全球經濟退潮後沙灘上的一片泡沫。
下半年,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逐步加深,作為經濟"晴雨錶"的股市也一直"陰雨連綿"。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在前三個季度內跌去38%的價值。歐洲其他國家股市收盤大幅走低。日本、韓國、印尼、泰國、烏克蘭、巴西、巴基斯坦等國,相繼觸發跌停機制或宣佈休市。雖然美國出臺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歐洲央行聯手降息頻頻降息,但這些刺激手段更像是賴以維持生命的強心劑,一針不靈再打一針,12月16號,美聯儲祭出"撒手锏"--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0到0.25%的"目標區間",期望能刺激經濟。然而,經濟疲軟並不是吃一兩劑藥就能好的,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相繼宣佈陷入衰退。在這種情況下,原油需求萎縮,投機資本抽逃,國際油價急劇跌落。
看著回落的油價,經濟學家樂觀地説:"對手頭緊張的消費者來説,油價下跌實際上是一種減稅----一種不需要獲得美國國會批准或讓美國財政部掏錢的經濟刺激措施。"
劍橋能源研究協會主席丹尼爾?耶金
然而,專家畢竟太樂觀了,消費者的心情已經今非昔比,在前景並不明朗的情況下,面對商家一輪高過一輪的打折浪潮,即便是以"寅吃卯糧"著稱的美國消費者也選擇了減少消費。
責編:劉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