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莞奇跡是如何創造的──東莞市經濟社會發展調查

 

CCTV.com  2008年12月11日 09: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專題:改革開放30年系列調研報告

圖為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街景。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提要】

  在邁向工業化、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東莞人民又譜寫了一曲動人心弦的樂章。從一個百萬人口的農業縣一躍成為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東莞走出了一條精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從引進外資到內資為主、從加工貿易到一般貿易、從基礎設施到軟環境建設、從經濟發展到社會和諧,東莞人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許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城市發展的前列。

  展望未來,東莞將繼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發展經濟、完善服務、促進和諧,力爭早日成為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名城。

  編者按:改革開放30年來,位於珠江口的廣東省東莞市,在全國率先引進外商投資,逐步擴大勞動力就業,建立加工貿易基地,培育出口産業集群。既能“請進來”,又能“走出去”,逐漸走出了一條外向型經濟、園區經濟、民營經濟交相呼應,信息産業和現代服務業互為支撐的發展路子。城市面貌、投資環境不斷改善,村鎮經濟不斷壯大,實現城鄉共同富裕。

  到2007年底,東莞的經濟總量躍居全國地級城市第一位,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1978年的120倍、84倍和76倍,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東莞的奇跡得益於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大膽創新,始終置身改革開放的潮頭浪尖,成為“華南模式”的縮影,也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東莞位於珠江口東岸,北靠廣州,南連深圳,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160多年前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抗英戰鬥就發生在這裡,從此拉開了中華民族百年抗爭、走向復興的近代史序幕。

  1978年,東莞仍是一個有111萬人口的農業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49元。當地人回憶那時的景像是“青年跑光,田地撂荒;老人心慌,幹部難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東莞人民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揚長避短,敢為人先,經過不懈努力,東莞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7年底,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達3151億元,是1978年的120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産總值46014元,是1978年的82倍;財政收入538億元,是1978年的440倍;進出口總額101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602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8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514元,分別是1978年的84倍和76倍。今日的東莞,經濟總量已躍居全國城市第十二位,地級城市第一位,並先後榮獲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等稱號。在中華民族邁向工業化、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東莞人民又譜寫了一曲動人心弦的樂章,樹起了一座新的豐碑。

  東莞奇跡是如何創造的?總結他們的經驗,集中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一、率先引進外商投資,形成加工出口産業集群

  利用區位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加快發展,是東莞經濟騰飛的主要途徑。早在1978年8月,東莞虎門鎮就嘗試引進外資,在全國興辦了第一家出口加工企業──太平手袋廠。依靠港商提供的幾個圖紙樣板和200萬港元投資,邊試産、邊出口、邊擴廠,當年出口30多萬港元,6年收回投資,合作雙方都很滿意。此後,以外商來件、來料、來樣加工進行補償貿易的“三來一補”形式,在東莞及珠三角地區迅速發展起來。港商、臺商和其他外商的資金、技術、營銷渠道同內地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生産要素相結合,大大提高了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東莞作為加工貿易基地,在吸引外資、吸納勞動力就業、擴大出口等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發展的主要特點有:

  一是以電子信息産業為主體,由小到大逐步形成産業集群。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電子信息産業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産業。為了增強競爭力,其製造環節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地方轉移成為必然趨勢。東莞抓住這個機遇,把招商引資的重點放在電子類企業上。開始以電子玩具、收音機、錄音機的來件組裝為主,逐步向電子元器件延伸,完善配套能力。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電腦及網絡産品大發展階段。這樣,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端到高端、由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由面向國內市場到走向國際市場,電子類企業不斷集聚,上下游産品配套,體系越來越完善,電子信息業像滾雪球一樣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市擁有電子信息企業3300多家,主要集中在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從業人員達80多萬人。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2610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44.8%;機電産品出口436.8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72.5%。

  配套體系的完善,成本的下降,進一步增強了對外資的吸引力,逐步使東莞成為對全球IT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和競爭優勢的産業集中地。目前全市電腦零部件配套率達到95%以上,IT産品在世界市場份額超過10%的有10多種,其中電腦磁頭、電腦機箱及半成品佔40%,敷銅板、電腦驅動器佔30%,高級交流電容器、行輸出變壓器佔27%,電腦掃描儀、微型馬達佔20%,電腦鍵盤佔15%。僅臺達一家企業就有20多家中小企業為之配套。産業集群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競爭力,使東莞在全球電子市場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份額不斷增加,産品主要銷往美、歐、日、韓等國。如宏威數碼電子機械公司生産的光盤設備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生産光盤7億多張,居世界第五位。“東莞塞車、全球缺貨”。這個説法形象地表明了東莞在全球電子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是從製造業向研發、製造、物流業不斷延伸。先進製造業是東莞的支柱産業。為了提高製造業的檔次和水平,實現由技術外源型向創新主導型轉變,東莞建立了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基本模式、以産學研合作為著力點、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推動東莞從加工製造中心向技術研發中心轉變,積極建設創新型城市。從2006年起,市財政計劃連續5年每年投入10億元,建設公共和行業性技術創新平臺,健全技術創新支持體系。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省、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分別為1家、13家和43家,有9個鎮為廣東省專業技術創新試點單位。環境幽雅的松山湖科技産業園,以IT和生物醫藥産業為主攻方向,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入駐,正向“著名企業聚集中心、研發服務中心和人才教育中心”的目標邁進。

  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實現科工貿一體化發展,是創造東莞經濟奇跡的重要環節。從2005年起,實施了“商貿東莞”工程,頒布了城市商業網點規劃,整合商業基礎設施;市政府認定了54家工業商貿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市經貿局引入先進管理理念,著力培育商貿流通服務業名牌。目前全市已擁有9個中國商業名牌企業、12家國家級酒店,吸引了一批國際知名物流和展覽企業前來投資。全市已形成半小時商業圈,進出口十分方便。良好的服務降低了流通成本,進而增強了出口競爭力。

  三是從主要吸引港台資金轉向吸引全球大企業。30年來,東莞依靠中央給廣東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充分發揮東莞地處沿海、毗鄰香港的地理人文優勢,通過“借船出海”、“三來一補”等形式,大力發展外向型工業。1985年開始實施“向農村工業化進軍”戰略,通過大量承接香港的産業轉移,推動了以加工貿易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工業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重點吸引台資。之後,抓住國際大企業進軍中國大陸市場的機遇,及時把引資重點轉向日、歐、美、韓等國,引進了一批技術先進、實力雄厚的國際大企業。民營經濟也在為外資企業的協作配套中逐步成長,出現了以廠帶廠、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內外互補的景象。截至2007年11月底,東莞共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前來投資,擁有外商投資企業1.54多萬家,有48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了81宗項目,全市累計合同吸收外資超過500億美元,形成了電子、機械、服裝、食品、塑料、化工等外向型現代工業體系。

  四是從招商引資轉向招商選資。隨著企業數量和外來人口的增加,東莞以一個縣的面積承載了1200萬人口,成為一個特大型城市。土地、淡水供給能力已接近極限。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節約利用土地等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面臨的突出矛盾。他們一方面從集約使用土地資源入手,全面清理閒置土地,重點打造科技産業園、工業園和生態園;另一方面開始實施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工程,精心選擇外資,優先為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解決用地指標,要求每畝投資強度必須在50萬美元以上,不斷提高引進項目的門檻,使全市利用外資水平不斷提升。2006年,全市新簽項目合同平均金額248萬美元,比2003年增加1.2倍;其中超千萬美元的項目31宗,世界500強企業項目新增5宗。

  二、鼓勵能人來東莞創業,為發展內資企業搭建平臺

  東莞人深知,由外商獨資、控股的加工貿易不是支撐東莞經濟的長久之計,只有內資企業不斷壯大,實現由外資為主向內資為主、由加工貿易為主向一般貿易為主的轉型升級,才是東莞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為此,市政府採取措施,利用外資企業的溢出效應,鼓勵內資企業發展。

  一是為打工族提供創業服務。東莞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幾百萬務工經商人員,他們中間既有普通的打工者,也有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還有一批創業者。在外向型經濟的帶動和影響下,他們把外企作為學校,把外國管理者作為老師,潛心鑽研,掌握技術,學習管理,少數人逐漸成長為成功的創業者。政府為他們的成才培訓、土地供應、社會保障、工作環境、子女上學等提供一條龍式服務。2007年末,全市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比2000年增長了近3倍,佔全市各類經濟實體的94%;註冊資金超過800億元,增長5倍多。全市逐步形成了紡織、服裝、傢具、五金、模具等以內資為主體的特色産業群,每年都有十幾萬勞動力進入東莞,走出了一條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新路子。

  二是為科研成果轉化搭建舞臺。為支持發展科技型企業,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支持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並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了境內外的創業者,像宏威數碼、易事特等民營企業,就是帶著技術成果來東莞創業成功的。僅松山湖科技園區留學歸國人員創業企業就達100家,民營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迅速興起,以自主創新帶動創業的路子越走越寬廣。現在,東莞民營企業已逐步從低附加值産品向高附加值産品轉變,從“三來一補”的貼牌生産向自有品牌生産轉變,培育出一大批名、特、優、新産品。截至2007年底,全市民營企業已擁有9個中國馳名商標、14個中國名牌産品,擁有廣東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産品近200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私營、個體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東莞市制定了發展民營經濟的實施細則,包括資助民營企業上市,引導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水平。目前已有12家成為重點培育的上市後備科技企業。2007年民營經濟增加值993億元,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31.5%;民營企業納稅183億元,佔全市稅收的38.8%。民營企業已成為支撐東莞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三是鼓勵本地勞動力在服務領域就業。東莞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服務需求。當地居民利用自身優勢,在服務業各個領域積極創業,大顯身手。目前他們已在酒店服務、房屋出租、市場營銷、物業管理、教育醫療、旅遊休閒、交通運輸等方面站穩腳跟,僅廠房、宿舍、櫃臺出租即帶來可觀的收益,既為全社會提供了週到服務,也大幅度增加了居民收入,使全市人民隨著經濟的發展普遍富裕起來。

  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著力改善投資環境

  改革開放的實踐讓東莞人認識到:如果説企業是“搖錢樹”,那麼環境就是“聚寶盆”。栽得梧桐樹,不愁鳳凰來。為打造“投資者的天堂”,東莞始終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關係發展前景的一件大事認真來抓。

  在硬環境建設上,東莞先後走了兩步棋:第一步,改革開放之初著重打基礎。上世紀80年代初主要是解決供水供電、交通運輸等問題。隨著企業的增多,1988年開始實施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戰略,發展聯網公路,擴大水電供給,改善住宅、商業環境。1992年又提出實施按現代化城市格局建設東莞戰略,以高標準和超前意識抓城市規劃,以現代化城市的標準抓城市建設和管理。90年代中期,用100多億元建成全國第一個城鄉光纖中繼傳輸程控電話數字交換網;興建了176座橋梁,修建了4條主幹公路、13條聯網公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2000多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91公里,公路密度超過韓國。這一時期,東莞的城鄉面貌有了明顯改觀,原來的村鎮已經變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城鄉一體化的現代化城鎮。第二步,新世紀以來著力抓提高。圍繞統籌城鄉發展,積極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對市、鎮、村統籌規劃,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形成了城鄉一體的網絡化基礎設施。近年來共投入115億元,用於環保設施建設。2005年,開展了清理違法搭建、違法用地、養殖業污染、無照經營等整治工作,徹底整治農村“臟、亂、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2006年,又推進以整治生態環境、整治舊村、整治環境衛生、整治農貿市場等活動,全面建設安全、文明、清潔、安靜的社會環境,打造適宜居住的城市。2007年,啟動了40多處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對六大污染行業採取關閉、搬遷、在線監控等措施。市財政出資5.5億元、鎮村配套25億元,興建了5個森林公園,城市建成區新增綠地面積80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達41.2%,森林覆蓋率33.1%;斥資5億元建設面積為4平方公里的綠色世界城市公園,城市環境大為改善。

  在軟環境建設上,東莞抓了兩件事:一是建立服務型政府。企業的發展需要有力的信貸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生態。為了創造這一條件,東莞一方面重視發展金融保險業,積極吸引海內外金融機構來東莞開設分支機構;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地方金融機構,建設高效、安全、開放的金融服務和監管體系。市政府建立了産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企業自主研發技術成果産業化。通過建立風險投資基金、貸款擔保公司,為重點發展産業的企業提供貸款貼息和擔保,鼓勵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組建了科技投資擔保公司,成立民營企業融資輔導中心,重點支持製造型、科技型、外向型和就業型民營企業的發展。目前全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發生率只有2%。良好的金融生態吸引了更多的銀行貸款,擴大了融資規模。二是建設和諧東莞。外來人口迅速增加,既帶來了發展的活力,也給社會管理帶來了壓力。市委和市政府決定用“新莞人”代替“外來工”的稱謂,十分重視處理好本地居民與新莞人的關係,以關愛新莞人為切入點,突出為新莞人辦好實事。他們加強工資和用工管理,把最低月工資標準從2005年的450元提高到2007年的720元;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在全國率先實施社保年檢制度,在新莞人中擴大工傷保險,目前新莞人參保率達82%;政府新建廉租房和收購農民舊房,以較低價格出租給新莞人。放寬新莞人入戶規定,對企業技術骨幹和表現優秀的新莞人,給予入戶東莞等鼓勵。為保障新莞人民主政治權利,在去年市黨代會和兩會上,新莞人首次出現5名政協委員和17名黨員代表。最近,他們還在新莞人中公開選拔專職團市委副書記和市婦聯副主席,並計劃今後在工青婦組織中拿出若干職位進行公選。

  四、壯大村鎮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和城鄉一體化道路

  重視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東莞經濟的一大亮點,也是東莞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條重要經驗。

  在發展工商業中增強集體經濟。早在推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時,東莞市就對集體資産實行分類管理,將適宜分戶使用的耕牛、農具分配到戶,將會堂、倉庫等適合統一經營的資産保留在集體。對外開放後,東莞農民充分利用這些保留下來的集體資産,通過土地開發、建廠出租、房屋出租和門面房出租等方式,增加了集體收入。目前,在以集體經濟為主導的農村,集中了全市2/3的戶籍人口、經濟總量和工業企業。到2007年底,全市農村集體總資産已達1089億元,佔全省同級資産的1/3強;年經營收入140億元,約佔全市公共可支配財力的1/3。村均凈資産1.47億元,均純收入1463萬元,全市沒有一個集體經濟“空白村”。2007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514元,其中來自集體的收入6934元,佔60%。集體經濟已成為東莞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在以工建農中發展現代農業。東莞人懂得,農業的基礎地位什麼時候都不能動搖。發展現代農業是東莞的一大優勢。近些年來,東莞市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發展農村經濟的政策措施,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提出了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的新目標,利用二、三産業的收入建設農業和農村,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服務體系,努力發展多种經營,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並向專業化、産業化邁進。經過持續不斷的發展,在外向型經濟的帶動下,全市農村以林果業為重點,初步形成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格局。如今,全市大部分農民已經過上了寬裕的小康生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正活躍在東莞大地。

  在共同富裕中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先富幫後富,富村帶窮村,是東莞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條重要經驗。改革開放初期,東莞一些村組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收入差距有所拉大。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他們著手對經濟後進村進行幫扶,並逐步提高扶持標準。1985年純收入低於3萬元的村為扶持對象。從2002年開始,把81個純收入低於50萬元的村和11個經濟欠發達鎮列為扶持對象,通過實施財政轉移支付、發放扶貧貸款、化解不良債務、結對挂鉤幫扶等一系列措施,使欠發達村鎮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到2007年底,這些欠發達村總資産達41.5億元,年經營總收入3.1億元。2002年以來,全市累計為經濟欠發達鎮發放扶貧貸款34.6億元,市財政投入農村扶貧基礎設施建設2.84億元,在農村教育、文化體育、醫療保健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實施財政傾斜,有力地改善了農村投資環境和生活條件,縮小了各村鎮發展差距,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

  五、富而思進,重視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經過30年的迅猛發展,東莞人富了。怎樣改變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現象,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進,這是擺在東莞人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為了激勵大家朝著新的目標邁進,他們著重抓了3件事:

  一是以先進文化塑造人。東莞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要保持城市發展持久不衰的活力,必須加強對青年一代的培養,塑造城市文明,夯實和諧社會的文化基礎,實現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良性互動。為建設“文化新城”,創建圖書館之城、博物館之城、廣場文化之城,全市共投入15億元建設文化設施,大劇院、展覽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嶺南畫院等文化設施相繼落成。投入40多億元建成村鎮文化中心80個,圖書館(室)367個、文化廣場360個、電影院和影劇院49間,市、鎮、村三級文化設施網絡初步形成。他們還定期舉辦以高雅藝術和知識普及為特色的“文化週末”、“文化高地直播車”、“東莞學習論壇”、“讀書節”、“圖書流動服務車”,各鎮村舉辦了特色鮮明的廣場文化活動。為了倡導和諧文化,2006年初,東莞開展了城市精神大討論,“海納百川、厚德務實”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也成為全市和諧文化的主旋律。同時,開展了“溫情東莞三聯絡”系列活動,即加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加強本地戶籍居民與外來暫住人口的聯絡,加強企業老闆與企業員工的聯絡,倡導情感關懷,增進溝通理解,構建和睦共處、和諧共進、同舟共濟的人際關係,增強人們對東莞的認同感、親切感和歸屬感。

  二是以優質教育培養人。為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東莞市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市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各項教育事業協調發展,1989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階段教育,2006年全市戶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8.6%。東莞市在保證增加教育經費、統籌協調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公辦與民辦教育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他們大力實施名教師、名校長、名學校的“三名工程”。選拔校長教師參加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培訓,選派校長出國挂職學習和輪訓,開展英語教師“海外培訓計劃”,選聘學科&&人。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學歷進修、高級研修、業務技能培訓、技能考證和技能競賽,開展“崇教厚德、為人師表”專題教育,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業務和道德水平,為提供優質教育奠定了基礎。

  三是以創新創業激勵人。隨著家庭財富的增加,年輕人中出現了一些好逸惡勞、無所事事的現象。為培養新一代人吃苦耐勞和經營能力,鼓勵青年人自主創業,近年來東莞市加快實施了“創業東莞”工程。構建了市、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健全城鄉一體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向勞動者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通過使用《勞動力資源應用平臺系統》,對勞動力資源實行動態管理,對落實各項就業政策實現信息化管理。從2006年起,市財政連續5年每年投入10億元,用於青年人就業培訓補貼,努力營造崇尚勞動、激勵創業的社會氛圍。長安鎮對考上大學的青年人,給予學費資助和補貼,直到學業完成;對願意出去打工的青年人,工資低於本村居民的,由村委會給予補齊;對於參軍入伍的,保留戶口和村民身份。與以前相比,這個鎮的年輕人讀書的多了、當兵的多了、打工的多了、入黨的多了,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東莞30年來每一次大的發展,都得益於思想解放,得益於市委和市政府求真務實,根據發展的實際,不斷作出新的正確決策,並帶領全市幹部群眾努力實踐,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前進。2003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東莞時,對東莞“打基礎、辦實業、走正道”的發展道路給予充分肯定,並要求東莞率先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經驗。胡錦濤總書記的指示給東莞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展望未來,東莞人充滿了信心。他們提出分兩步走的宏偉目標:到2010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4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1500元,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物質生活更加富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實,成為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名城。到2020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成為經濟繁榮發達、生態環境優良、體制法制健全、社會和諧進步、生活富裕安康的現代化城市。

  

責編:樊靜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