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攝影記者回憶為鄧小平來天津視察工作拍照(圖)

 

CCTV.com  2008年11月25日 15:2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天津日報  
專題:改革開放30年系列調研報告

專題:改革開放30年新聞網

1986年8月20日,鄧小平同志視察紅橋區居民小區時親吻在這裡遊玩的孩子。

1986年8月20日,鄧小平同志視察八里臺立交橋。 于嘉禎 攝

  我有幸三次為小平同志來天津視察工作拍照。第一次是1978年9月,小平同志來到天津,視察了本市震後正在重建的最大的一片居民樓──鴻順裏工地。報社對這次採訪任務相當重視,報社領導讓報社編委李夫同志帶領我的同事畢東和我提前到鴻順裏等候。一列車隊開到工地門前,小平同志下車後,受到建築工人的熱烈歡迎。當時我使用的照相機比較陳舊,為確保任務的完成,借同事馬英同聲的ETR勃朗尼卡暫用,這種相機操作比較麻煩,儘管事先反復練習,但臨陣時,還怕出故障,就提前試拍一張,結果一切正常,就趕快拍攝歡迎場面。

  小平同志在彭衝、閆達開、林乎加、胡昭衡、毛昌五等陪同下,漫步在樓群之間,邊走邊聽有關領導的介紹,然後走進一個單元,居室內墻壁上挂著工地平面圖、工作進度等圖表,還陳列了各種材料樣塊。小平同志看後,十分滿意。小平同志還提出建議:把樓層高度適當降低,而擴大居室面積,可以住得寬敞一些,又不影響造價。小平同志還在天津市幹部俱樂部接見了市黨政軍領導幹部併合影留念。小平同志這次視察在《天津日報》發了接見黨政領導幹部、參觀工地和群眾歡迎的三張照片。

  事隔不到一年,1979年8月,小平同志再次來天津視察。小平同志在陳偉達等同志陪同下視察了大港油田。在大港油田三號院接待室,聽取了彙報,觀看了油田各種瓶裝油樣,這些情節都收入了鏡頭之後,小平同志應油田負責同志的要求,為油田題了詞。題詞的鏡頭共拍了三張,一張是題完了詞,一張是簽了名,一張是寫完了年月日。走出接待室,一群女工見到小平同志,就擁上前來問好,一位女工説:“我們非常歡迎鄧副主席來油田視察。”小平同志説:“總沒有出來了,要多走一走、看一看。”參觀煉油廠時,需要從鐵梯爬上來,油田負責同志勸小平同志在下面看,小平同志執意要上去,警衛只好在後面扶著小平同志登上設備臺,參觀以後走到車間盡頭,下梯又窄又陡,警衛無法攙扶就退著下,因我在小平同志對面拍照參觀的鏡頭,小平同志下梯時,我被擠在後面,我趕忙跑到上梯的地方,下去後繞到了下梯口,拍攝了小平同志雙手握著護欄,一步一步下來的鏡頭。這對當年已75歲的老人是很困難的,工人們看見以後都為之感動。

  1986年8月,小平同志從北戴河到達天津,第三次視察。8月19日,我接到通知,要我參加小平同志來津視察的報道後,心情既激動又緊張。感到這次拍攝任務很重,儘管曾多次接受過領導人拍照的任務,但作為動態新聞,稍縱即逝,並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能否完成任務,並沒有十分把握。因此,除了做好器材準備之外,根據以往的經驗,對視察的地方、路線以及可能出現的鏡頭,過了一次“電影”,並設想如果小平同志參觀立交橋時,扶欄遠眺,既能反映天津的建設成就,也能表現小平同志高瞻遠矚的氣度。8月20日,小平同志在李瑞環等同志陪同下乘車行駛34.5公里,視察了7月1日落成的中環線全線後,登上了中山門蝶式立交橋,在橋面上接見了這個橋的設計者胡習華後,小平同志邊走邊談,我一直與小平同志保持三四米的距離。隨後,小平同志又登上了八里臺立交橋,瑞環同志指著遠處讓小平同志看新建的樓房,他們便一起走向橋邊,機會來了,我搶先佔據了距小平同志2米多的位置,卓琳、鄧榕也擁了過來,瑞環同志在介紹,鄧榕在高聲重復(小平同志在接見外賓時曾説“我耳朵不好,帶著一個耳朵”)。小平同志扶著橋欄,微笑地眺望著天津建設的新貌,我趕忙拍下了這個鏡頭。為了發稿,先拍了黑白片,再換裝彩色片的相機時,情緒已經過去了,剛拍了兩張,本想再等待一會兒,我身後幾位同志同聲請我讓一讓角度,我不無遺憾地離開,但我感到已捕捉到原設想畫面。

  當小平同志驅車來到紅橋區咸陽北路居民小區(現作明秀園)時,等候已久的居民發現小平同志來了,一位婦女高興地喊了起來:來了,來了!聰明的家長向孩子們耳語:叫爺爺,頓時“爺爺”、“爺爺”之聲此起彼伏,小平同志健步走向廊下的人群,抱抱這個孩子,親親那個孩子。一位工人師傅看到小平同志如此平易近人,抱起鄰居的孩子送到小平同志面前,讓小平同志親吻。後來聽北京隨行人員説:小平同志在1985年,即一年前才抱孫子,而且愛得不得了,難怪他那麼喜歡孩子呢!

  8月21日,小平同志視察了天津新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古文化街。在出發前,小平同志參觀在迎賓館陳列的天津生産的部分輕工業品,觀看了從聯邦德國和日本引進設備和技術製造的摩托車和小汽車。在天津港聽取了彙報後説:人還是這些人,地還是這塊地,一改革,效益就上來了。在天津開發區,小平同志聽到開發區建立一年零八個月取得很大成績時説:“對外開放還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問題。”小平同志應開發區負責人的要求,揮筆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小平同志還會見了合資企業的中外雙方經理,參觀了丹華公司的車間和試生産出的自行車。在返回市區時,小平同志還參觀了古文化街(在古文化街,由於這裡路窄人多,只能開車穿街而過,我們記者坐的是另一部車,無法拍到參觀的鏡頭),遊覽了天津市容,他説:“天津這幾年變化確實很大,比以前漂亮多了。”(于嘉禎)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