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京報:以強力監管杜絕食品業“公開的秘密”

 

CCTV.com  2008年10月31日 08: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尚未平息,三聚氰胺雞蛋風波再起,目前四家企業生産的雞蛋被檢出含三聚氰胺。據10月30日《南方日報》報道,在動物飼料中加三聚氰胺,早已是公開的“行業秘密”,五年前從水産養殖行業開始,逐漸向畜禽養殖等行業蔓延。而加入動物飼料中的三聚氰胺,基本來自於化工廠的廢渣。

  無論含三聚氰胺的是雞蛋還是乳製品,都要一查到底。不過,我們更需要審思,為什麼食品行業會存在如此“公開的秘密”?為什麼這種“公開的秘密”業內流行日久,民眾卻並不知曉?

  實際上,三聚氰胺被加入飼料,監管部門並非沒有警覺。去年7月,農業部下發《關於嚴厲打擊非法生産經營和使用“蛋白精”違法行為的通知》明確指出,以三聚氰胺廢料、羥甲基羧基氮等為原料的“蛋白精”是一類假蛋白飼料,未經農業部審定批准,是非法飼料添加劑,禁止在任何飼料生産中使用。“一類假蛋白飼料”、“非法飼料添加劑”,從這些用詞中顯然可看出,監管部門對這類事件的調查處理已經展開。

  就在今年的9月21日,由於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農業部還啟動了飼料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稱“要保證飼料産品質量安全,堅決杜絕在飼料中違規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學物質。”可僅在一個月後,三聚氰胺雞蛋卻現身了。

  監管部門力圖將三聚氰胺清除出飼料業,卻效果不彰,其中原因或許不止一個方面。據專家稱,飼料質量標準中目前只有兩個是強制性的:一個是標誌標簽,一個是飼料衛生,三聚氰胺等有害添加物的檢測還是一個空白,這再次説明了食品監管改革的緊迫。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我們不能總是在問題出現之後,才充分認識到危險,才開始“管理”那個危險因子。

  中國出口美國的寵物飼料被檢測出超標後,農業部去年曾發佈飼料三聚氰胺檢測方法,但沒有對含量進行限制。目前正在研究出臺三聚氰胺限量標準,這一標準應該儘量與國際標準相近,以免出現因國外檢測超標帶來的不必要的被動。

  回顧之前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可以看到,有的國家和地區對於三聚氰胺的檢查不僅限于牛奶和奶粉,一切含奶製品,包括麵包、糕點、餅乾、咖啡、糖果、保健品等都被納入到檢查範圍之內。從公眾健康和安全出發,食品監管範圍有必要進一步擴大,一旦出現檢測超標的問題食品就及時向社會公開,這樣才能讓監管走在問題食品前面,而不至於行業內人人盡知民眾卻蒙在鼓裏。

  而就當前來説,鋻於連續出現問題食品的被動局面,消費者疑慮重重,在全國範圍內啟動飼料安全的清查、整頓行動,有必要也很緊迫。食品監管,人命關天,理當審慎、再審慎,寧可把問題想得嚴重些,也不能掉以輕心。

責編:趙旋璇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