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鐘南山 中新社發 張宇 攝
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不僅是醫療工作者,同樣是中國醫療制度變革的關注者。他曾多次受邀參與醫改討論,諸多意見被採納,甚至如“大力發展社區醫療、國家投入要向基層傾斜、做到早防早治”等觀點被列為醫改重點的改革方向。
昨天,新醫改方案公開徵集意見,引起了鐘南山院士的關注。昨晚,鐘南山院士在工作室接受了羊城晚報的獨家專訪。他直言,新方案給未來的醫療改革定了宏觀方向,但很多細則仍需在大框架下進一步制定和完善。
“新方案中並未提出資金投入的多少,甚至連基層醫療投入多少的一個百分比數字都沒有,我現在更關心的是資金如何落實,資金如果不落實,醫改將成為空談。”鐘南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政府大投入是醫改核心保證
羊城晚報:此次新醫改方案徵求意見稿中,並沒有提出投入的數字、比例,您如何看待?
鐘南山:這次醫改並不只是醫療衛生領域的事,應該涉及到財政部等諸多部門。中國醫療衛生改革,最核心的指導思想就是預防為主。預防為主不僅僅是預防,還包括早防早治、早診早治。而目前我們的醫療開支大量地集中于病症的中晚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與流失。第二個指導思想就是公益性。
要解決這兩個指導思想,就必須要有核心保證,就是政府的大投入。現在我國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還不到6%,而國際上許多不發達國家投入也達到7%以上,發達國家更達到15%-20%。新方案並沒有提到最近幾年要投入多少。
今年的人大會議上,也曾有提出過要加大投入,但到底投入多少?多少是投入到基層醫療中來?也沒有明確。如果投入得不到保證,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就無法得到保證。
人才培養建議設全科醫學系
羊城晚報:社區醫療發展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鐘南山:人才與設備!沒有優秀的社區醫生,沒有一定的設備投入,社區醫療沒法發展。新醫改總的指導思想是預防和公益性。這就涉及到設備問題,也涉及到基層衛生工作人員的待遇問題。如果你還要讓他用市場機制來解決自己待遇的話,他肯定吃不飽。
現在的社區醫院是沒有待遇、沒有設備、沒有舞臺,所以留不住專業的優秀的醫療工作者,醫療水平上不去,人們就更加不會選擇在基層醫院衛生機構就診。
另外人才培養要細化,現在大學培養出來的大批學生,是不適合在社區醫院工作的。因為沒有很強的預防為主的觀念,在大學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學的就是如何診病治療,沒有學防禦。
我建議有更具體的政策,在醫學院設立全科醫學系,或在本科教育中設全科醫學教育的5年制培養方向,財政拿出支持師範生培養的力度培養全科醫生,同時對全科醫學方向的學生,提供兩年免費的大醫院臨床實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