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改革開放30年之起居:説説空間

 

CCTV.com  2008年09月27日 15: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人的一些小習慣往往不會改變,哪怕其他的事物都變了,甚至是國家的政策也一改再改。

攝影記者:王文瀾

  人們晾曬衣服的習慣就是這樣一種“儀式”,這從王文瀾先生1983年拍攝的黑白照片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畫面裏是江西省老工業城景德鎮的一個工薪階層居住區。我們將鏡頭快轉,再來看一下2004年拍攝的這張彩色照片,這是浙江港口城市寧波的一棟新建住宅樓,房屋外面依然挂著很多衣服。

攝影記者:王文瀾

  雖然人們晾衣服的習慣沒怎麼變,但洗衣服的方式卻有了大不同。八十年代初,中國有洗衣機的家庭還不是很多。而現如今,城市裏幾乎每一個家庭都用上了洗衣機。儘管很多人在節省用電,但還是有一部分家庭有烘乾機,而且家電商店裏很少有滯銷的烘乾機。

  在洗衣服的背後,還可以看到其他的不同之處。1983年,照片裏這個工薪階層的居住區以及中國其他地方的很多住房都像貧民窟。那些房子窄小而破舊,密密麻麻擠在一起。很多父母都跟孩子住同一個臥室,甚至等孩子長大了也依然如此。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車停在門外,放在外面的經常還有一些大型工具。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就算是有洗衣機的人家,家裏也未必有地方放。

  我們這張彩色照片裏的居民樓,雖然再普通不過,今天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是如此,但至少它有了讓人們可以整齊地晾曬衣服的空間。

  不過,説到空間還得用面積來衡量。過去的30年中,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擴大了近4倍,而且每家每戶都買得起洗衣機也意味著他們有更多的空間來放置大件和其他物品了。

責編:彭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