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點擊觀看視頻>>>
![]() |
現在是17:42分,再過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神舟七號就要發射了,我們的長2F火箭要攜帶着神舟七號飛船要飛上太空了。我們就請於教授給我們介紹介紹,在發射的過程當中,如果説遇到什麼問題的話,幾種不同的應急情況,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長2F火箭提供了幾種應急方式?
余夢倫: 簡單説一下,我們現在長2F運載火箭主要除了一般運載火箭的功能,它很重要的一套,它是提供一個安全完成任務這樣一種功能。首先大家看到這個火箭上面的逃逸系統,系統角度來説宇航員的安全系統。首先對應的時間段,基本可以這樣説120秒以前,為什麼定了120秒,因為120秒它飛到高度的是35公里,35公里標尺基本上是從稀薄大氣層的邊界,所以120秒以內逃避,是採用大氣層逃逸方法。我們希望不要發生。萬一這個火箭出現故障,那麼啟動這個逃逸火箭。把前面強迫脫離這個火箭。
主持人:相當於小火箭帶着這個飛船系統要脫離開來。
余夢倫:對。脫離開來,這是一種逃逸方式。在120秒以後,飛到35公里以上的時候,又靠高空逃逸,這上面是所謂的逃逸發動機,這時候啟動這個,把整流罩打開。
主持人:那個時候逃逸塔已經任務完成了。
余夢倫:120秒任務完成了,為什麼不再用這種逃逸方式呢,因為我們再講仔細一點,這個穩定翼起穩定作用,它靠大氣空氣的動力,到35公里以後,大氣比較稀薄了,作用就很小了,如果還用它來逃逸的話,可能就翻滾了。所以120秒以後,第一套逃逸方法就不能用了,要啟用相面的高空逃逸系統。在這裡面逃逸的時候,需要依靠地上這樣子來做,這是第二種。
主持人:還有一種。
余夢倫:第三種這個逃逸系統,在大概飛行到105公里高,整個就要打開了,這個逃逸就靠飛船本身,飛船自身有一個發動機有一個動力系統。所以整個全過程全程是可控的,簡單這樣説。
主持人:所以説火箭設計要保證萬無一失。
責編: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