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媒體話題:關注樓市

 

CCTV.com  2008年09月12日 08: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進入[朝聞天下]>>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

    東方早報──萬科強勢回應“賠償業主”

    今天的節目首先從最近的房市説起,房市很熱鬧,萬科的降價賣房引來了連鎖反應,針對有媒體報道“萬科考慮出臺對業主賠償措施”,東方早報報道,萬科強勢回應“賠償業主”,用了“強勢”這個詞,報道説,萬科昨天發佈公告澄清“雖然能夠體諒客戶的心情,但不可能接受任何沒有法律、合同依據的補償、退房要求。”並表示這一立場不可能改變。

    中國産經新聞──萬科降價引發杭城樓市大震動

    上述公告文字雖然直接針對的是萬科在上海的降價行為,中國産經新聞的報道説,實際上,萬科在杭州的打折銷售在當地同樣引發了樓市大震動。借中秋等等名目,萬科推出青年置業計劃,旗下4個樓盤打7.3-8折出售,每平米降價數千元。記者在現場看到的是一片忙碌景象,購房人人頭攢動,房子每隔三五分鐘就售出一套。短短兩天,不少樓盤就被貼上“售磬”的紅牌。

    上海證券報──萬科退房風波蔓延 十年黃金樓市跑到“最後一棒”?

    而與此同時,一些先期購買了這四個打折樓盤的業主開始要求退房或者補償。上海證券報的報道説,業主自發組成“退房團”,還有一些業主趕到售樓處,告誡看房者,不要買了房就加入到退房的行列。

    一邊是焦急等待的先期業主,一邊是熱情的售樓小姐帶着看房者從容的穿梭其中。

    中國産經新聞──萬科降價不會對杭州樓市影響過深

    這房究竟能不能退?實際上,先期業主購買的樓盤多數都還沒有交房。(展示段落)但是專家解釋,萬科這樣降價導致退房是必然的,但是萬科早就做好了準備。萬科與業主簽訂的合同上寫着:只有當萬科交付的房屋在裝修、設備標準不達標,或者房屋主體結構不合格的情況下,業主才有權單方面解除本合同。也就是説,僅僅因為價格因素,業主即使告到法庭,也很難獲得支持。

    中國産經新聞説,業內對萬科舉措的反應是,當地房地産企業和專家多數認為,萬科降價不會對杭州樓市影響過深。但也有部分開發商做出了針對性的策略回應,某公司宣佈,購買了他們的指定房源,3年內可以無理由退房,並獲得30%的增值款。

    中國産經新聞──九成網友認為降價將持續

    不過在網友看來,降價才剛剛開始。有房地産專業網站的調查顯示,九成網友認為萬科不會停止將價,現在由萬科帶起來的樓市降價潮已成為大勢所趨。這種觀點似乎也得到了數據的證實,8月份上海二手房價格指數較7月份下降了0.45%,這是上海二手房指數自2006年10月以來,歷經22個月上升後首次出現下跌。最近兩個月,上海全市二手房掛牌量激增1.5萬多套,增幅近20%,但成交量卻持續萎縮。

    經濟參考報──房價下行壓力將持續到明年二季度

    經濟參考報也引用著名的金融顧問公司高盛的研究報告説,房價下行壓力將持續到明年二季度,報告調查的城市主要是重慶、武漢和天津。報告説,各銀行可能已經在上半年用掉了全年房地産開發貸款額度的65%左右,也就是説,下半年,房地産開發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中國證券報──誰“攪亂”了中國樓市?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房地産市場經歷了一個單邊上揚、狂飆突進、無量空漲的歷程。萬科降價帶來的鯰魚效應似乎有可能意味着一個轉折的開始。回頭看看,是什麼造就了中國房地産的牛市?誰又在攪亂中國的樓市?開發商,炒房者,地方土地財政,熱錢……還是其他,中國證券報的評論文章認為,最終的板子應該打在銀行身上──監管不力的銀行以及由此産生的大量違規貸款。審計署公佈的2006年度審計結果,三家銀行違規放貸400億就是例證。文章最後説,銀行及其監管部門應提高警惕,吸取教訓,建立一套防範金融風險的機制,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中國青年報──購房者自救 在磨練中走向成熟

    而對老百姓來説,面對殘酷的市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抱團自救。中國青年報的文章説,從“不買房行動”,到合作建房,再到“萬人購房團”,購房者的自救行為,也在磨練中走向成熟。

    人民日報──政府“救市”該不該

    除了有消費者的自救,也有房地産商期盼著政府救市。

    前段時間,西安市出臺政府補貼購房政策,被媒體廣泛質疑是借民生之名為開發商托市。人民日報報道,西安市政府對此正式做出回應,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肖爭光説,“意見出臺最根本的目的在於消除大地震對西安房地産業造成的嚴重衝擊。”而且政府“救”房地産業,實際上也會讓很多相關産業從中受益。

    針對有人質疑是“拿納稅人的錢為開發商托市”,肖爭光解釋,西安之所以沒有採用河南等地減免契稅的辦法,是因為稅收的減免權限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西安無權減免,所以採用財政補貼的方式,但效果跟減免契稅近似。

    但這樣的解釋也沒有得到多少認可。專家認為,西安目前的房價遠未到該“救市”的地步。從出臺時機看,也跟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符。當地市民的反應則是,更期待房價進一步下跌,而不是杯水車薪的補貼。

    經濟參考報──地方政府匆忙“救市” 樓市調控蘊含風險

    經濟參考報的文章則直言,地方政府匆忙“救市”,樓市調控可能蘊含更大風險。第一,與中央宏觀調控意圖的偏離,有可能帶來更嚴厲的緊縮;第二,與金融有關的救市可能帶來總盤的混亂,蘊藏深層次的金融風險;第三,救市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可能被弱化,反而浪費更多政府資源與工作精力。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地方政府千方百計力挺開發商,掩藏樓市問題,比如泡沫,那麼房價會繼續上漲,泡沫會醞釀更大。長期看來,對中國經濟是更嚴重的威脅。

責編:彭偉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