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如果時間和人賽跑,誰會贏?陳艷青,就是少數幾個敢跟時間打賭的人。時間,對於陳艷青而言,只是一劑催化劑,豐富了她的人生閱歷。幾年裏,她兩齣三進國家隊,做過教練,當過學生,最後還是回到舉重賽場。
她的衛冕成功並沒有給大家意外,她依然是女子舉重58公斤級舞臺上的主角。
她又一次演繹著自己的傳奇定律:退役─復出─奪冠。每次大賽之後,陳艷青都因種種原因宣佈退役,做過官、讀過書,但每次復出都能順利奪冠。
至於她的奪冠秘籍,應當歸功於專業的心理學培訓,這使她在大賽中臨危不亂,一舉奪魁。
"我感覺運動員到了一定的水平,再想有所突破,就是靠心理方面了,這個很重要。"陳艷青説。
痛別悉尼,禍起一則假情報
假如上帝關上了窗戶,你會選擇破窗而出還是破門而出?
怎樣選擇並不重要,關鍵的是要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那一剎那的恐慌。
命運曾經跟陳艷青開了這樣的玩笑。
其實,早在悉尼奧運會時,陳艷青就該拿回一塊奧運金牌。當時,在女子舉重58公斤級項目中,陳艷青獨步天下,1998年亞運會、1999年世錦賽,陳艷青都將冠軍穩穩揣入囊中。2000年7月,陳艷青在奧運選拔賽中,以總成績242公斤力挫群芳獨佔鰲頭,當時她的成績要高出上屆奧運會這個級別的冠軍成績22.5公斤,世界上無人能敵。這意味著悉尼奧運會只要她去,冠軍猶如囊中取物。然而就在悉尼奧運名單公佈的前夕,一則小道消息悄悄流傳,説朝鮮有一名選手,雖然沒參加過什麼國際大賽,但在暗中訓練,其總成績也達到了242公斤,和陳艷青不相上下。
了解舉重的人都知道,奧運會舉重有7個小項,但每個代表團只能選擇參加其中的4項。對於女舉"夢之隊"的中國隊而言,參加奧運會就意味著要去拿金牌。小道消息雖然查無實據,但舉重隊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取消了女子58公斤級參加悉尼奧運會的資格。陳艷青空懷一身絕技,卻找不到施展的舞臺。更可氣的是,朝鮮選手的傳聞最終被證實是一則假情報,那個人根本不存在!
穩定心態:心理學碩士不是白讀的
在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錯失了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備受挫折的陳艷青選擇了退役。
退役後,陳艷青來到蘇州大學讀書。在眾多運動員選擇了體育專業的情況下,她卻想選擇一個和體育毫無關聯的專業--心理學。那時的陳艷青並不僅僅只擁有一個學生的身份,同時她還在做助理教練。每天早上五點一刻,陳艷青就要起床帶小隊員訓練,然後8點騎自行車去上課,中午回來休息一下再接著去學校上課,就是晚上她也要和同學一起上選修課。
她一直在大學裏充電,從本科一直讀到了研究生。有意思的是,每次她從校園重新回到舉重臺的時候,她的水平不降反升,也許正是應了那句話,知識就是力量。以前,只有初中文化的陳艷青還是以苦幹為主,現在,已經是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的她,更學會了巧幹。
今年8月3日舉重隊隊內測試賽,流程都模倣奧運比賽,王牌項目的測試賽讓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和副局長崔大林親臨現場觀戰,而事先並沒有通知舉重隊。領導的突然到訪,讓不少小隊員感覺到了壓力,發揮受到影響,而一些名將的發揮也不夠理想,就在這樣的領導突襲下,心理素質過硬、陳艷青再度取得優異戰績,連破三項紀錄,不僅在領導眼皮底下上演了好戲,增加了自己入選奧運陣容的籌碼,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一份心理優勢。
陳艷青説,看見領導們突然來觀戰,她不但沒有壓力,反而覺得給了她動力。這位心理學研究生告訴記者,在重大的比賽中,大家水平都很接近,競技狀態也都差不多。勝負僅在毫釐之間,"這個時候往往比拼的就是運動員的心理,誰的心理素質好,保持平和冷靜的心態,誰就能超水平發揮,尤其是舉重,關鍵時刻是一口氣,這口氣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支撐。“
陳艷青還從別的項目中汲取營養。她也經常看一些其他項目的比賽,比如乒乓球、射擊等,"往往頂尖運動員都有一些調整心理狀態的小動作,看似細微,其實作用非常大。當然,一些心理學小常識也能令我有的放矢。"
其實,剛進校園的時候,陳艷青並不適應。她周圍的同學年齡相差很大,經歷也大不一樣,很難融入他們的圈子。而且,在學業基礎上,陳艷青跟別人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心裏的確有落差,畢竟在運動隊的時候自己是寶貝,到了學校才發現自己是最差的。"不過,陳艷青是不服輸的人,她逐漸適應了校園生活,後來還考取了研究生。
別看陳艷青還是一名運動員,但她已經被任命為蘇州市體育局副局長,這位研究生在讀的副局長運動員,奧運、學業、仕途,一樣都不少,也全部都精彩。
責編: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