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提出的重大任務。
一、加強制度建設,嚴格規範用權
加強制度建設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加強制度建設,既要構築黨內制約和監督權力的制度體系,又要構築國家制約和監督權力的制度體系;既要保持制度體系的穩定性、連續性和權威性,又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推進制度建設。以制度建設規範權力運行,就是要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黨和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為此,一方面要從實體上對權力作適當分解,使各種權力配置科學,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另一方面,要從程序上設計和構建權力的運行,使各項權力之間以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之間,既環環相扣又相互制約。
加強制度建設,要注意增強針對性、適用性、有效性。要根據腐敗産生的原因、特點,查找已有制度中的缺陷和漏洞,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抓住關鍵領域、關鍵問題、關鍵環節,推進制度的創新和完善工作。當前,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制度。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規定,擴大民主範圍和渠道,改進和完善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實績分析、任前公示工作,形成幹部選拔任用的制約監督機制。
二是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抓住審批過程中容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和關鍵環節,完善審批程序和審批方式,規範審批行為。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受理、審評、審批的“三分離”制度,實行審評主評集體負責制,審評人員公示制和審評審批責任追究制,做到制度完善、程序嚴密、操作規範、方法簡便,保證公開、公平、公正。
三是深化財稅、金融、投融資等體制改革。加強和改進對資金運行過程的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深化預算制度改革,推行和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取消“小金庫”,嚴禁設立賬外賬,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推行政府採購、招投標制度,等等。
加強制度建設,必須堅持和健全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集體領導是防止個人或少數人專斷的重要制度設計,必須完善和強化。當前,普遍存在著對主要領導幹部監督乏力的情況。改變這種現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完善集體領導制度,由領導集體決定重大問題和重要人事任免。同時,要把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有機結合起來,強化每一位領導者的個人責任,嚴格責任追究。領導班子集體要對領導工作負總責,其中主要領導人即“一把手”要負主要責任,領導成員根據分工對所分管的工作負具體責任。對領導集體作出的決策要按規定記錄在案,以明確每個人的責任;對領導幹部個人決定或批准的重要事項應備存字據,以便追究責任時有據可查。
二、推進政務公開,實行民主用權
推行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制約和監督權力、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有效舉措。要圍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推進政務公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推進政務公開,推動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要不斷總結政務公開經驗,完善政務公開制度,使政務公開工作健康、有效進行。
一要明確政務公開的原則和目的。要依法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有關事項,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享有知情權。今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實施,這是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的重要舉措,是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政府的重要步驟,應抓緊做好實施工作,紮實推進民主用權。
二要規範公開內容。要把規範各類權力運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內容,其中包括幹部人事、工資分配、預算決算、資産管理、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工作。要結合各地區各部門實際,動態地編制辦事公開目錄,實行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相結合的制度。學校、醫院和供水、供電、供熱、供氣、環保、公交等公共事業部門也要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
三要豐富公開形式。要因時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地進行政務公開。如會議傳達、文件通報、熱線電話、公告公示、網絡發佈、電子屏顯示、觸摸屏查詢等,都可以成為公開的形式。還可以通過推行電子政務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群眾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監督行政行為。
四要科學設計政務公開程序。政務公開的各個環節要環環相扣、相互制約,做到有公開、有反饋、有辦理、有檢查,保證政務公開收到應有的實效。
三、整合監督力量,強化有限用權
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的要求,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政協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有機結合起來,以強化有限用權,防止權力腐敗。
黨委統一領導。黨委要高度重視,統一領導,總攬全局,黨政齊抓共管,紀委要積極協助黨委,週密部署,組織力量,形成各監督部門、監督力量的聯合。要建立健全統一指揮、運轉協調、科學有效的監督工作機制,明確各監督部門的職責,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監督工作格局。要廣泛動員群眾,形成監督工作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盡力的局面。
突出監督重點。抓好監督工作,既要注重監督工作的方方面面,又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監督工作的重點問題,以重點監督帶動全面監督。監督對象重點是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監督內容重點是領導幹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民主集中制和廉潔從政等方面的情況,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的決定和執行情況,等等。
豐富監督形式。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黨委會內部監督、民主生活會監督、上級和下級相互監督等監督形式。充分運用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誡勉談話和回復函詢、幹部交流、離任審計等形式加強監督。發揮巡視工作的獨特作用,使同級監督不了、下級監督為難、群眾監督困難的人和事,能夠得到有力監督,切實解決監督不全面、不到位問題,特別是解決對主要領導幹部監督不到位的問題。
發揮電子網絡監控體系作用。運用網絡公示重要事項,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對重要幹部的任用,進行網絡公示,徵求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運用網絡監控行政審批,將每一件行政許可事項的內容、法律依據、條件、程序、時限、收費等規範性信息“照單錄入”,將受理、承辦、批准、辦結和出證的每一個環節都記錄在案,以作為行政審批工作考核與處罰的依據。運用網絡推行網上採購,將政府採購的規章制度、採購範圍、組織機構、實施程序、資金撥付、監督管理等在網上公開,實現公平交易,降低行政成本。運用網絡完善社會管理,構建便捷、有序的信訪、投訴和舉報渠道,方便群眾訴求,維護社會穩定。(作者林文肯:中央紀委駐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紀檢組組長)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