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十六大代表中不乏來自抗震救災第一線的青年志願者,他們和眾多青年志願者抗震救災的寶貴經歷令同齡人羨慕。但這又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生命中的經歷,而且是一代人成長中的共同經歷。
這經歷使社會認識了當代青年。廣大“80後”、“90後”青年,特別是眾多青年志願者,紛紛以實際行動告訴社會,他們已經長大成人,有他們在,國家就有希望,民族的脊梁就不會被大災壓垮,他們是當代中國值得信賴的一代!
這經歷也使他們認識了社會、認識了自己。一位從災區歸來的青年記者説:“這一次,我讀懂了中國,也看清了自我。”他將自己讀懂的中國和看清的自我歸結為一句話:“我現在特別想寫一份入黨申請書!”這句話包含的信息,勝過千言萬語。一位沒上前線的青年大學生,也從當代青年的共同經歷中深刻認識到:“有一些東西,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藏在心裏,銘刻在骨子裏,在關鍵時刻,在國家、社會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是一定會站出來,勇於承擔和奉獻的。”抗震救災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這經歷也塑造了當代青年,使他們在瞬間長大、成熟。第一支川外志願救援隊中年齡最小的華洋,在經歷了7天的志願服務後説:“在災區的幾天,我看到了太多的悲劇,感受了太多的感動,見證了太多的奇跡。”正是這“太多”的經歷,使他“開始想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了”,這“太多”就是生命的洗禮和淬火。“80後”作家張悅然到前線後,這樣重新看待“志願者”的含義:“這場參與救援的經歷,之於志願者自己的意義,也許遠遠大於對外界的。這更像是一段自我洗滌、潔凈靈魂的路途。當他們懷著奉獻和擔當的虔意,在這條路途中忙碌,他們的靈魂正在抖落厚厚的塵埃,漸漸露出剔透晶瑩的本質。”那就是回歸浸透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傳統、在社會主義主流價值體系引領下健康成長的真我。
生活在繼續,當代青年今後還會有更多的經歷,更多的擔當,包括面對也許更多的災難,但有了抗震救災的經歷,有了血與火、生與死鍛造的堅強脊梁,他們將義無反顧地擔當起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楊曲)
責編:李秀偉